简单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介绍中国的春节 有什么活动和风俗( 二 )


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 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 , 变得丰富多彩 。 
窗花与“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 
年夜饭
年夜饭 , 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 , 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腊肠(寓意长久)等以求吉利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
守岁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 ,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 , 并守“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岁到来 。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 , 古时北方一些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 , 称“馈岁”;长幼聚欢 , 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除夕之夜 , 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
压岁钱
压岁钱 , 年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 。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 , 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