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介绍中国的春节 有什么活动和风俗( 三 )


在历史上,压岁钱是分多种的,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派发给晚辈,表示压祟,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一种就是晚辈给老人的,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可追溯的最早压岁钱文字记载在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 , 有避邪的功能 。 
游神
游神,是传统贺岁习俗之一 。游神,又称圣驾巡游、游老爷、营老爷、游菩萨、游神赛会、年例、迎神、迎年、游春、行香、菩萨行乡、抬神像、神像出巡等等,是指人们在新年期间或其它喜庆节日里,又或诸神圣诞的这一天,到神庙里将行身神像请进神轿里 , 然后抬出庙宇游境 , 接受民众的香火膜拜,寓意神明降落民间,巡视乡里,保佑合境平安 。主旨是酬神、消灾、祈福等 。游神沿途伴随有锣鼓、唢呐、神偶、舞狮、舞龙、飘色、标旗、游灯、八音、杂技及乐队演奏等丰富多彩艺阵表演 。是集拜神、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传统民俗活动 。
游神在潮汕地区又称为“游神赛会”、“营老爷”,是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民俗活动;每年春节期间,按时间顺序,各村镇轮流举行民间游神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在粤西地区又称为“游老爷”、“游菩萨”,或称“年例”;所谓年例,即“溯古例今、年年有例” 。在北流一带亦是称为“年例” 。在珠三角地区又称为“菩萨行乡” , 众人抬神像巡游 , 绕村一周,接受祈福 。在福州又称为“迎神” , 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 , 成为乡村“做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 , 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
拜岁
拜岁,年俗活动之一 。在岁首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 。“岁”又名为“摄提”、“太岁”,上古纪元星名 。太岁也是民间信仰的神灵 。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 , 共六十位,每年有一位岁神当值,在当年当值的太岁谓之“值年太岁”,是一岁之主宰,掌管当年人间的吉凶祸福 。如《三命通会》中所讲:“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 。拜岁是历史最悠久的过年传统风俗 , 这古俗如今在广东,尤其在吴川一带仍盛行 。在新年初一辞旧迎新之际 , 迎新岁、拜祭岁神、接福,这一传统习俗自古以来代代相传 。 
庙会
逛庙会是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之一 。广府庙会与北京地坛庙会并称中国两大庙会 。涵盖木偶荟萃、中华绝活、武林大会、元宵灯会等主题活动,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贸休闲文化等丰富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