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秋的知识,立秋小知识 关于立秋小知识( 五 )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北京地区的白昼也因此缩短到了14小时04分(夏至日是15小时) 。天气依然很热 , 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 。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 。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 。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
节气风俗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 。因此 , 在立秋民间有祭祀土地神 , 庆祝丰收的习俗 。
农业事情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这是说立秋日 。
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此外 , 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 。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 , 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欠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 , 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当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 , 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此外 , 秋的含义 , 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 。其实,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 , 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中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 。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 , 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 , 遍地是黄金”之说 。
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 。当前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 。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 , 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