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习俗,无锡冬至吃什么 无锡冬至习俗食物盘点( 三 )


无锡人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的前一天称"冬至夜",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 。如家里有人外出未归 , 要留个座位,摆副碗筷,象征性地盛些饭菜 , 以示思念 。吃夜饭前,先祭祖宗 。祭毕,把菜回锅烧一烧 。如不烧就吃 , 说是记忆力要衰退 。饭里要放黄豆,叫"元宝饭",饭碗里预先放两只熟荸荠,吃饭时把荸荠夹出来,叫"钳元宝" 。冬至夜饭,有钱人家吃得很丰盛 。"有钱的吃一夜,无钱的冻一夜" 。冬至那天的早晨称"冬至朝" , 吃隔夜做好的糯米团子,故有诗云:"家家捣米作团圆 , 知是明朝冬至天 。"史传,冬至这天在周代是新年元旦 , 故今无锡地区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
十二月的最后一夜称大除夕,俗称大年夜;其前一夜称小除夕,俗称小年夜 。除夕前 , 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掸灰尘,干干净净迎新年 。用一定比例的糯米和粳米磨成粉,做成年糕,象征年年高、节节高 。刷掉门上旧春联,贴上新春联,以示除旧更新 。除夕之夜,家家祭祖,焚香 , 点烛,烧纸钱,祭品丰盛 , 反映人们对祖宗的崇敬 。祭毕,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合家欢") 。晚上 , 有的在灶神龛内换上新的灶神像,两边贴"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红纸对联,上供品,俗称"接灶",把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天奏事的灶神接回来 。有的挂钟馗像,以避鬼祟 。农家还在屋前空地上用石灰画粮囤,企求五谷丰登 。入睡前 , 放3声"关门爆仗" 。有人还在大除夕守岁,做圆子,切糕丝,在灯光中达旦不眠 。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 。古时以奇数为阳,九月初九两个阳重叠,故称重阳 , 亦称重九 。无锡人重阳节一般吃重阳糕,有的还吃"九品糕"(用荸荠、栗子、莲心等9种果品煮成的羹),意取甜蜜、和顺 。这天的主要活动是上山登高 。现在,重阳节被定为敬老节,以弘扬我国敬老传统 。
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 。七夕风俗中流传最久、最广的是"乞巧" 。这天晚上,少女纷纷结彩线,穿七孔针 。穿得快 , 就意昧着乞到的巧多 。白天,有些少女在庭院中放茶几,上置一碗用井水和河水混合而成的鸳鸯水 , 挨次把绣花针平放到碗中 , 视阳光下的各种投影 , 判断乞巧的情况 。有些妇女,采集各种鲜花,放在盛着水的铜盆里,露置院中 , 第二天取来搽面,据说可使皮肤娇嫩自净 。有些妇女捣风仙花,取汁,染无名指和小指指甲,称"红指甲" 。有些妇女还唱《乞巧歌》:"乞手巧 , 乞容貌,乞心通 , 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 。"乞巧风俗今已不存,仅留牛郎织女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