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消暑有妙招,天气炎热古人也烦恼,古代的人是如何避暑的?( 六 )


“昼晷已云极 , 宵漏自此长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唐志强介绍,夏至这天,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 。资料显示,海南省海口市这天的昼长约为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昼长约为14小时,北京市昼长约为15小时,而黑龙江漠河市昼长可达17小时以上 。“夏至日,白天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时候,此后白天逐渐缩短,黑夜逐渐变长 。”
夏至天热,消夏避伏有啥讲究?
夏至时节已是盛夏 。“盛夏往往与酷暑相伴,夏至三庚数头伏 。”唐志强说,夏至后,天气进入最炎热的季节,古人称“伏日” , 今人称“三伏”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以“夏至”为起点 ,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进入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各10天,称“三伏天”,大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 。
夏蝉鸣 。彭徐蒙摄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 , 副热带高压加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阳光照射猛烈,天气就更热 , 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之说 。唐志强表示,我国古代有夏至数“夏九九”的习俗,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顺次称为一九、二九……直到九九,这81天是一年由热到冷的日子 , 数完九九,炎热的夏季就过去了 。
经社君采访发现,北方地区比较常见的有一首“夏九九”: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莫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不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
安徽亳州 赠折扇 送清凉
除了数九消暑外,为了纳凉降温,古人充分发挥起聪明才智:西汉时期,京城长安的器具工匠 , 为了祛暑,把7个一丈长的大轮连在一起 , 做成一把巨大的“七轮扇”,可达到“一人运之,满堂寒颤”的效果 。除此之外,古人还发明了水亭 , 在亭中安装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 , 激起凉气 , 效果堪比空调房 。
从夏至开始 , 民间便有了“消夏避伏”“清补”等习俗 。夏至日,古代妇女们相互赠送折扇、脂粉等 。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曹丕就曾描写魏晋时期人们“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消夏避暑场景 。也有人会选择到一些景色怡人的清凉胜地避暑 。
降水多、值千金,夏至也叫“水节”
唐志强说,夏至时节,降雨增多 , 特别是江淮地区正在进入梅雨季节,是二十四节气中降水量最多的节气,因此人们又称夏至为“水节” 。另外,夏至以后,傍晚经常会出现雷阵雨,来得快、去得疾 , 降雨范围比较小 , 人们叫“夏雨隔田坎” 。也就是有可能会出现田坎的这边下雨、另一边不下雨的情况 , 像极了古诗文中描述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