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什么意思,“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避趋之”是什么意思( 五 )


不可忘却的另一位英烈王鼎
在林则徐的悲剧中,还有个与他生死与共的悲壮人物–王鼎 。王鼎也是主张禁烟抗英的,因道光皇帝决意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乞和 。1842年6月8日深夜,怀揣“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彰阿)不可任,林(则徐)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圆明圆 。这叫做“尸谏” 。也有表白对不住林则徐的意思 , 王鼎死后81天,《南京条约》签订 。详细情况可到网站王鼎纪念馆参观 。
林则徐为黄河水患作的另一首诗
林则徐革职后在充军途中受命治河从扬州日夜兼程41天赶到开封“闻林制军将来 , 绅民无不喜跃,额手称庆 。”林则徐目睹洪水肆虐、生灵涂炭的惨象,悲愤难抑,奋笔写出下面的诗篇:
尺书来�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
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
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年储仰屋愁,
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
编后感言慷慨悲歌可传千古历史悲剧不容重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留下的慷慨悲歌,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 , 然而言为心声 , 每念及林则徐当时的处境,又未尝不扼腕长叹 。
诚如太史公言:屈原放逐 , 乃赋离骚;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林则徐受命禁烟,成效卓著,在广州收缴鸦片二百三十余万斤,全部销毁于虎门海滩 。昂扬我中华正气 , 举世瞩目;对英人来侵 , 复早有准备 , 措置得当,使之不能得逞 。然而竟因他处疆吏之腐败 , 不堪英人一击而被道光皇帝诿过其身,罢官遣戍 。林则徐还不得不自请“从重治罪”(《林则徐集·奏稿》 , 中册,第882-883页.)其内心之郁结,发为震撼千秋之声 , 宜矣!
通观二十五史,如屈原、岳飞、于谦、袁崇焕等 , 均公忠为国,利在人民,然而不仅不得其用,反被奸人诬陷,含冤弃世,其惨烈较诸林则徐尤甚 。斯人固身后名垂千古 , 却总是受其祸于当世,空留后人之凭吊而终未能以为前车之鉴,悲剧一代又一代重演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得封侯 。”此汉代民谣亦百世不易 。
何以至此?诚如太史公言:“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关键似在“王听 。然“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 , 岂乏明时 。”此种悲剧之产生,非仅帝王个人品质因素,是乃在中国特有之封建专制体制中,不仅生杀予夺之权操于最高一人,无可制约;全民之精神复为一人所控制,一唱百诺,个人无独立之思考与人格,如司马光言,帝王之驭众人,犹如头脑之运四肢,而以此为长治久安之术 。近世倡言民主,然中学之体未改,仅得其形式,乃至形式亦弃之如敝屣 。人如无自主自信之心而企求民主,何啻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