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吃汤圆的习俗

1、吃汤圆的习俗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
正月十五吃汤圆是在中国十大开运习俗之一 , 吃汤圆也叫吃元宵 。因为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
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病后消化力弱者和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建议应忌食汤圆,糖尿病患者应少食或不食糯米汤圆 。建议健康成人吃汤圆也要适量,每天50克左右为宜,不要多吃 。另外,体重超重或高脂血症、高血压患者,也不宜过多食用含大量油脂及糖分高的汤圆 。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吃汤圆的习俗

文章插图
2、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
1.在元宵节的时候吃汤圆的习俗大概形成于宋代时期,在唐朝的时候,元宵节吃的是一种面食,到南宋的时期才有吃乳糖圆子的习惯 。而乳糖圆子可能就是汤圆的前身 。
【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吃汤圆的习俗】2.在元宵节的时候吃汤圆象征着思念和团团圆圆 。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在煮汤圆的时候发现,当汤圆煮熟了之后就会浮到水面上来 , 这种情形很像一轮明月照在水中的感觉,然后古人就特别的想家,所以汤圆象征的着思念 。于是就有在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习惯,以表示想回家团圆 。
3.汤圆本身就是一道美食,制作的手法也是非常的简单,所以大家喜欢吃也喜欢制作 。
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 如果追溯起来的话,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已经存在了元宵节,始于东汉明帝时期,冥帝这个皇帝是非常信仰佛教的 , 他经常出入于寺庙之间,对于佛教也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当他听说佛教有人在正月十五观赏舍利子 , 并且需要点灯敬佛的时候,他也同样下命令,希望这一天的皇宫也要点燃灯来表达对佛祖的敬意,而这种形式流于民间之后,逐渐的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元宵节 。
元宵节的风俗
1、中国的情人节
西方的情人节是每年的2月14 , 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是中国的情人呢?很多人会说是七夕,哪还有呢?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小伙伴们知道吗!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 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说在元宵情人节时候,约上你的另一半去看花灯约会,浪漫指数可是会破表的哦!
2、正月十五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这个传统习俗,想必大家都清楚的,这也是很多地方共同的习俗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 , 有团圆美满之意,元宵节再忙的朋友的们也记得要跟亲朋好友吃上一顿热乎乎的汤圆哦,一家人一年团团圆圆,幸福美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