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六 )



《围城》的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围城》算不上内容多精致结构多精密意义多深刻的一部小说,只是在通篇幽默又辛辣的比喻中,倒也深切揭露了人性中丑陋的方方面面,而小说中几十个人物,除唐晓芙外无一不似漫画中的夸张小丑状 。至于主人公方鸿渐,虽不失为一个有点小魅力及小聪明小善良的男人,却也如漫画人物般有个最大的特征——懦弱 。
小说是一个没有结局的小说,也许作者正暗示了方鸿渐因性格而决定的命运会一直继续下去,无法走出命运这座围城——他所经历得一切,从留洋回国到婚姻状况的恶化,无一不在这座因性格而围困的围城之内——若不是因为懦弱,缺乏意志,他不会受鲍小姐引诱,不会下不了决心与苏小姐摊派,也不会在唐提出分手后不作任何努力让一段感情就此错过,也不会在三闾大学任人欺侮直至解聘 。而小说最后几章,婚姻矛盾的升级,从表面看是因为两人感情基础不够,以及双方亲属的过分干预,但本质上还是方懦弱的性格所致——如果他坚决一点,就不会糊里糊涂就中了孙柔嘉的计与这个并不喜欢的女人结婚,也不会任自己的家人明目张胆的欺侮自己的妻子 。
性格决定命运,或许是对《围城》的最好注释之一 。

《围城》的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轻轻合上《围城》的最后一页,内心很平静,夜已悄悄地爬满整个天空 。遥望,不知哪儿还有光明 。只有默默地等待,轻轻地守望,相信明天会是个好天气 。方鸿渐原来是有梦想的,正如我们的每一个人一般,年少轻狂的我们,按捺不住热血的沸腾,无法向一切已墨守成规的事物妥协 。我们总相信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能驾驭 。于是方鸿渐乘上开往法国的航班,开向自认为的一片新天地 。几年后,二十七岁的方鸿渐踏上了他的返程之旅,带着一张作假的文凭,心里是满满的内疚 。二十七岁的他仍会天真地想起严父,慈母的失望 。仿佛当他多少年前踏上甲板的那一刻,人生的锁链断了一般,几年的巴黎生活只是一场华丽的美梦,终有醒来的那一刻 。方鸿渐意识到了,当他意识到红海早过了时,他就觉悟的认识,他并不能够完全挣脱那条无形的链子 。
就如《围城》中所讲“年龄是个自然里程中无法超越的事实 。”凡事一经隔膜,咫尺皆若天涯,又更何况是城里城外呢?或许《围城》的文学价值也正在此 。它写出了人们不愿意正视的,真实的社会环境 。

《围城》的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围城》一书只是一些由作者琐碎的见识和经历”拼凑”成的琐碎的情节 。就一般而言,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 。钟书君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小说那样只注重情节而忽视语言了,如果那样的话,《围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我觉得《围城》里面的精言妙语是这部小说的最成功之处,也是最值得赏析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