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的教学反思( 三 )


四.朗读指导需要加强 。作为老师要指导好学生的朗读,自己必须能朗读能力强,如果老师的朗读得好,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而我在这点最为欠缺,以后我在朗读、朗诵方面需要多下苦功 。
总之,作为新老师,我还必须不断地向优秀的老师学习,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语文课上好 。

《搭石》的教学反思


《搭石》这篇课文有很多老师上过,我也听了不止一节 。本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以一段话导入课题,然后是理解什么是搭石,然后进入到课文的学习 。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乡亲们之间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
在这一节课当中,我对于自己的前半部分比较满意 。从各个环节的连接等等都能够做到位,自然而流畅 。从导入到搭石的理解,我都认为自己做得还不错 。在词语的理解方面我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加上图片的运用很形象 。在阅读方面,我能够做到多种形式的读,有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等……
在前半部分中,人们走搭石那块我最满意 。特别是对“协调有序”的理解,从反复的齐读中明白“协调有序”的含义,再加上多样的读使学生理解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另外,板书的设计我也觉得还不错 。
在这一节课中,我对自己的后半部分十分的不满意 。虽然这一部分的导入做得还算可以,但是在后面的环节上我处理得不是很好 。特别是在处理情感的环节上,我和学生之间出现了小小的误会,造成了学生回答不了我的问题,课堂几乎冷场 。
另外,在后半部分中,我认为自己读的环节设计得太少,几乎没什么读 。本来,在每一块讲完都应该让学生去读一读,但是在这一节课中被我忽略了 。我只是机械地问“还可从哪里看出?”
对于今天的课,我要说的是:我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

《搭石》的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搭石》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编排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主题组织单元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 。
《搭石》描写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课文语言质朴,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使得学生的情感在对话中流动,我在教学时紧紧抓住“风景”这个词,深入学习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