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书笔记如何写?( 五 )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 。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 。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 。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 。否则孩子就学会了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失去了自我评价和内省的能力,从而逐渐被老师和家长培养成“讨好着”或是“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样的学生还处在道德观念发展较为低级的层面,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主要看他是否为别人所喜爱,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别人称赞 。但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 。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 。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
3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4 。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不过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犯的错误就是急躁,尤其是面对极度叛逆,并且态度非常恶劣的孩子时,往往会火冒三丈,但是仍然深信自己是对的,觉得都是学生的错 。一番指责之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怕就怕学生更加极端地为自己辩解,使小问题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当我们要求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
书中提到的“积极的暂停”便与我们平时经常讲的“冷处理”有异曲同工之处 。要想赢得学生的赞同和支持,首先就得冷静下来,任何问题都应该是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到最妥善的解决 。犯错的学生需要“暂停”下来去冷静地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老师也需要时间去设身处地,理解学生的行为的目的或是动机 。严厉的训斥或许可以迅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对学生却尊重,而且从长期效果来看,也是不奏效的 。当然如果想将“暂停”的价值充分利用,还要遵守书中列出的四项指导原则,对学生进行训练 。告知孩子使用“冷却时间”等心情好转,再在互敬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绝对不能将积极的“暂停”变成消极的生闷气 。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还是很听话的,都想要在老师面前当一个好学生,但是当他们犯错的时候,却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对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犯错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师和家长往往更加关注于惩罚而不是问题的解决 。犯了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现良好,以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 。但是这样的表现只是暂时性的,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好了疮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做得更好 。不过,首先我们自己就得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 。让孩子认识到犯了错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师的斥责,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