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读后感1000字范文有没有?

原文:《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文法评:本文主要讲了管宁与华歆绝交的事情 。而绝交的理由,作者只选了两件事来阐述 。一件事是见“片金”的不同态度,另一件事是读书时见“乘轩冕过门者”的不同态度 。这两件都是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道德小事,而绝交是大事,可见写作的手法是“以小见大” 。一般人关注一般事,对大事由于种种原因,一般人是不愿“真诚”关注的 。所以在中国,关注大事是“大人物”的事,小人物关注大事那是“发牢骚”,不足一论的 。因而写文章,最好是“以小见大”,方有“立足”之地 。
文意评: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文意浅显,比较好理解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因为这两件小事而绝交,似乎不能接受或者说管宁自己也有“问题” 。但站在过去的生产能力下,华歆的经济头脑与学习动机是值得管宁与之“分道扬镳”的 。
古代为什么强调对人道德素养的要求以及重视对人道德的评价?这主要与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个人生产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生产能力越低下,越强调人集聚进行生产的重要性;个人生产能力低下也会对人与人的合作有更大的依赖性 。无论人集聚,还是人与人合作,都对人的忠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为没有对他人的诚信、对合作组织的忠诚,那合作不能继续,组织也会瓦解 。而在交往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让别人信服,才能领导、管理大家 。所以社会需要用“道德”来评价个人,个人也才能凭借自己的“道德”高尚而成为国家的人才,组织、领导大家 。这就是古代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道德的养成是需要个人追求的,个人的积极性影响了个人道德的水平 。
管宁在学习的时候,看到华歆道德养成的个人动机偏低,意志偏弱,害怕自己受到不好的影响而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平 。在管宁的价值选择中,要失去较高的道德水平,那宁愿失去“朋友”,所以一定的时候,管宁肯定是会与华歆绝交的!
现代社会生产能力、个人生产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这个方面看,有些人就放弃追求“道德修养”了 。但现代生活的组织化却在不断加强,如各种各样的单位、企业、协会等机构,让每个人都同时加入了好几个“组织”,人一生下来就同时加入了好几个组织,像加入了家庭——子女、加入国家——公民、加入企业——被保险人等 。而组织化的基本素养也是“道德” 。所以现代人学习“管宁与华歆”的故事,也是必要的!

世说新语读后感1000字范文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