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如何写?( 四 )


三、交流问题,学习课文 。
1、教师: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爸爸是个出色的人 。我们能够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看出来 。
教师:请你再读一读,读出自豪的感情 。
学生:我的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 。我们可以从“两年以前,我亲爱的爸爸作为……”看出来 。
教师:还有什么地方能够看出爸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 。
学生:“爸爸的嘴张着……”
教师:还有要补充的吗?
……(略)
教师:罗老师找到一个句子 。“我至今都忘不了……” 。你能看出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
学生:是个爱妻子,爱孩子的人 。
教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
教师:“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 。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我能从这里体会到爸爸的尽职尽责 。
教师:请同学们互读互评 。(学生读,较有感情 。)
教师用学生“找”和自己“引”的办法初步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部分内容,“拉”得比较快 。目的显然是为后面“突出重点”——感情朗读做一些准备 。
2、教师:下面我请三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要读得好象在和父亲面对面地交流 。
学生读,比较好,全体学生自发鼓掌 。
教师:我们把第三自然段读一读,体会低沉、坚定的思想 。(学生读)
教师:可是当作者看到爸爸的灵柩时,心情怎样?(由激动到悲伤),请大家再读“现在……浸满了凝固的血 。”(齐读)
教师:嘴张着,在呼唤什么?我们该怎样读?谁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
抽读,一学生读得很到位 。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心底的呼唤 。
全班再读 。
教师:“我”的爸爸本来还可以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他是精通四国语言的……(学生回答:经济学硕士) 。请大家读四自然段 。
教师:自豪的“味儿”不够,请大家再读一遍 。
学生再读,很有感情 。
展示“万人送英雄,鲜花赠英模”的画面 。加上背景音乐和一个孩子对爸爸缅怀的旁白,课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 。
罗老师对于这个环节的处理是很精彩的,重点指导了学生的朗读,以读悟情 。我觉得也可以从爸爸和我们“相约”,到我们“如约”前往,再到爸爸的“失约”,这样可以更清楚地理清文章的线索,后面探讨爸爸“失约”的原因 。这和重点指导朗读并无矛盾 。
教师:爸爸为和平献出自己的生命,却“死不瞑目”,原因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世界并不太平……”一段 。学生齐读 。
教师: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通过什么方式来理解?(学生发言,略)你知道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