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范文有没有?( 七 )


噢,在我的这本书中,夹着一张精美的书签,它总夹在一处,翻开书面,这篇文章叫做《总也不老》 。我喜欢读这篇文章,它太贴近我的生活了,文中作者举的例子都能在我的生活中找到 。这世上不会老的东西很多,但人却会老,这是人生的悲哀,许多人想要长生不老,却又无力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抗衡,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世上多留下一些总也不老的东西,为这个世界,也为自己多增添一份光彩 。读了这篇文章,我自然地联想到席慕蓉老师的《贝壳》,这两
篇散文所蕴含的哲理是相同的,简单说就是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
读了林清玄老师的散文,我觉得有些像雾霾一样的东西在我的心中散去了,像拨开乌云见到阳光一样,有种明亮的感觉,我想我应该带着这样的好感觉好好地欣赏摆在我面前的生活 。
【林清玄散文的读后感范文有没有?】【篇3:《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林清玄是中国台湾一代文学大师,他为后人留下了无数文学着作 。书中饱含着书墨的韵味,从生活、见闻、佛教等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的点点滴滴 。
光是人每天都能见到的东西,阳光、灯光、目光、霞光、月光 。这些光也折射出了世间种种的现象 。有多少人因为光彩而失去了本性,在阳光下展示出一副虚假的外壳;从古至今,所有的诗却从未有过写过正阳的,也许是因为人在正阳下会感到害怕吧 。现在的人对别人充满了怀疑,把真实埋藏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
现在,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一块块珍贵的土地被人们变成了赚钱的工具——盖楼房、盖商铺、做景点,失去了土地原来的价值——生长植物 。城市里再也难觅土地的踪影,才会引发林清玄如此的感想 。
人总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殊不知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例如你不能买一点感恩,只能买一些礼物作为感恩 。俗话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林清玄认为是不对的,我也这么认为 。金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都能买、能送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能
真情流露,怀着真心去送祝福,那不用说感恩,明月都可以送,对方也一定收得到 。
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品茶,但没有人去尝试新的品种,满足于现状,林清玄的朋友就是一位敢于创新的人 。他曾在房子里实验把乌龙和铁观音合成一味,想做出“乌铁茶”;在寒冷的早晨采集含着露水的茶芽,想做出“雀舌鹰爪茶”;在深更半夜提着探照灯采茶,想做出“月光茶”……正是由于他的创新,才能做出这么多新品种——我们不也要有这种精神吗?
也许我们还可以从书中领悟到其他的道理,这,也许就需要我们去慢慢品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