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三 )


是花,总有盛开的时候,即使花季已过,也会在合适的时机绽放一生最明艳的美丽 。同样的道理,只要是正常人,总有开窍的一天 。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长,只要提供足够养分,然后静静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开放……耐心地静候花开,更能体验到教与学共同成长的真正和谐,也不能真实地感受生本理念下简单的“牧者”的幸福 。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俗话说的好:“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因此,每读完一本书,就会多一份感想,多一份收获 。这个假期有幸接触《教育激扬生命》一书 。读完此书,感触颇深 。
从前,“生本”这个词我听起来就觉得陌生,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是存在的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我们都清楚明白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有个性、有需求的活动的个体,是不会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教学资源 。因此我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职责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尊重学生的个性,迎合他们的需要,而且要体谅学生的感受,考虑他们的想法 。也就是说教与学之间,学才是主导,占有主体性的地位,教只是辅助性的,从旁帮助、指导学生去学,才是老师的职责所在!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已经有生本教育理论的体现,但是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我们的认识是模糊的;我阅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后,在有理论依据的情况下,我们清晰的概念,把握了方法,更是找到了自己教学道路的方向了 。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一切从学生出发;高度尊重学生 。
一、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的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 。他首先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来看待的 。例如对同一个问题,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种思考方法,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有多少种,如果每人各献一策,交流出来,资源共享,那将是多么大的财富 。而师本教育把解决问题的办法都寄托于老师一人,且不说老师的思路能否为学生所接受,仅就思维的空间来说,优劣已见分晓 。
其次,他认为学生将在某种教育生态环境中蓬勃发展,这就是他的“生态论” 。也就是说老师提供的教育适合了学生学习的需要时,学生会表现为忘我地学习,他的潜能就能够发挥出来 。师本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也就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 。这种教育往往把人们引入一个误区,学生学得好就是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差就是学生笨或是不认真学 。生本教育的认识却是学生学得好是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老师也提供了恰当的教育方式 。这种适合表现为学生忘我的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状态 。反之,学生学得差,往往就是老师的责任了,这说明你提供的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开发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几万年人类进化历史的学习遗传基因 。所谓的教得好与不好,是看你是否把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利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