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园小班教案( 三 )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 。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
二.情境练习
三.情境一:
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 。”接着拿出玩具给她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呢?应该怎么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 。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
老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

《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
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
4、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5、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
活动准备:
布置两个场景,分别为“幼儿园”“花园小区”
活动过程:
一、营造情景,真情体验 。
(一)幼儿园里的陌生人
1、真情讲述,故事导入 。在“幼儿园” 场景中,XX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人来接,这时来了个陌生人,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吗?(引出课题)
2、互动表演,真实流露 。请幼儿参与,教师扮“陌生人”与幼儿对话,引诱幼儿跟随“陌生人”走 。
(二)社区里的陌生人
1、转换场景,扩展感知 。教师在“花园小区” 场景中,再次讲述故事:XX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楼下玩完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时又来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带走小朋友了吗?
2、利用资源,真情表演 。幼儿与假扮的陌生人对话,陌生人拿出礼物哄骗幼儿,观察幼儿的反应 。
二、经验分析,情感升华
小结幼儿的表现:向幼儿提问?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3、“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
三、游戏巩固,行为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