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园小班教案( 四 )


1、游戏《不跟陌生人走》
幼儿随着音乐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小朋友是怎么办的?(集体表演)
2、表演后,继续在小路上走,自然结束 。
教学反思:
本周是安全周,所以在本周我们开展的都是对幼儿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 。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 。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
最后老师进行了简单的小结,也通过举例的方式告诉我们小朋友如果被坏人骗去后是很危险的,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这一意识的了解 。
小百科:陌生人指不认识、不了解的.人,个人主观性较强 。汉语读音为:mò shēng rén 。英语为stranger 音标是: [?stre?nd??(r)] 。

《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
2、通过观看录象《不跟陌生人走》以及讨论的形式,知道对不认识的人不要相信 。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活动准备:录象片《不跟陌生人走》录象地址: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录象《不跟陌生人走》
※教师: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认识老师和许多小朋友,在家里,认识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等,我们的城市里还有很多很多的人,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小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不跟陌生人走》
2、幼儿观看录象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小雨认识那位阿姨吗?她为什么要跟陌生人走呢?
※对陌生人讲的话,小朋友能不能相信呢?为什么?
※小强认识那位阿姨吗?他看见小雨跟陌生人走,是怎么做的?
※想一想,哪个做得对?对不认识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3、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
※我们小朋友不认识的陌生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坏人,可是我们看不出来 。有的陌生人拿出你喜欢吃的东西、拿出你喜欢的玩具来骗你,还有人会说出有趣的事情、好听的话或关于你爸爸妈妈的话来欺骗你,想让我们小朋友相信他、听他的话或跟他走,我们小朋友一定不要相信他,这样就不会上坏人的当了 。

《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3、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
【活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