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皮囊》读后感怎么写?( 六 )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发现自己总会不经意地瞄到父亲"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竟然一不小心地看到了他在帮我整理床铺时的背影,看到了他看我童年照片时脸上毫不遮掩的、带着点傻气的笑,看到了他担心我洗完澡后饭菜冷了,又匆匆忙忙的拿去锅里热一次,等我出去吃饭,他又摆回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 。我突然在心里噗嗤一笑,原来这个中年人也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那一瞬间我又感受到父爱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
我常常会想:就算父亲是一本书,自己用一生也未必能读懂吧?即便如此,我还是会不可避免地爱他,会原谅他之前的不可理喻 。看着他一天天被岁月染白的头发,这种感觉便愈发强烈 。
我"可爱"又"可憎"的父亲,是我要用一生去读懂的那个人,也是我要用一生去爱的那个人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皮囊》读后感怎么写?


在当代作者中,已经很难得见到这样的好作品了,他的文字简洁而锋利尖锐,没有一丝累赘,更没有华丽的辞藻 。有的,只是朴实到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却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让每一个读书着感受着如同一支银针刺入心房的颤动、清晰 。该书用朴素的语言讲出了人生的哲理,值得一看 。

从序言开始读起,从这本书的序言作者,看出此书的与众不同 。一位是文坛新秀韩寒,一位是天王刘德华,我抱着强烈的兴趣想知道是怎样的人、怎样的著作能将原没有任何交集的两人扭结在一起,为这部著作写了序 。
阿太的故事
《皮囊》是一个散文集,书的名字用的就是第一篇,关于阿太的故事 。在一开始,作者就刻画了一幅闽南风情小镇里的一位高龄老太的形象 。这位老太在不经意间道出了人生的一大真谛"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就是这个坚硬如石头的老太,九十多岁的高龄还可以攀到屋顶去修补漏洞;接受了女儿死去事实的淡然;切断自己手指时的冷静;临死前的豁达……
书中写道:"阿太的生活观: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或者,这就是他们那一辈人的生活哲学 。""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受阿太的豁达和睿智 。"我想蔡崇达的人生,能够坚强的面对一次次挑战,从那个大海边的小镇走到北京,走向更辽阔的世界,老太的人生观应该是他成长路上的第一份人生礼物吧 。
十四个故事
整本书有14个小故事,我在通篇的书里感受着母亲对父亲、儿子的爱,感受着母亲对于儿子寄予的无限的信赖 。书中写父亲母亲的几个故事背后,我可以想像出这个家庭所经历的苦难和挣扎,可是蔡崇达没有刻意去渲染任何悲苦的情绪,只是客观地在陈述故事,剖析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