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的寓意,枇杷有什么来历、经历、名称、历史?

1、枇杷有什么来历、经历、名称、历史?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英文名:Loquat) , 中文古名芦橘 , 又名金丸、芦枝,是蔷薇科中的苹果亚科的一个属,为常绿小乔木 。树冠呈圆状,树干颇短 , 一般树高3至4米 。叶厚,深绿色,背面有绒毛 , 边缘成锯齿状 。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果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 。
枇杷是亚热带树种,原产我国西部四川、陕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长江以南各省多作果树栽培 , 江苏洞庭及福建省云霄都是枇杷的有名产地 。福建省云霄县还被誉为中国枇杷之乡,在每年的3月28日都会举办大型的枇杷节晚会 。
枇杷树形整齐美观,叶大荫浓,四季常春,春萌新叶白毛茸茸 , 秋孕冬花,春实夏熟,在绿叶丛中,累累金丸,古人称其为佳实 。宋代宋祁诗句:“有果实西蜀 , 作花凌早寒 。树繁碧玉叶 , 柯叠黄金丸 。土都不可寄,味咀独长叹 。”是对枇杷树的花、叶、果的写实,非常确切 。唐代羊士谔诗句:“珍树寒始花,氤氲九秋月 。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 。碧海风,蒙蒙绿枝雪 。急景有余妍,春禽自流悦 。”描绘了枇杷树如亭亭玉立抄女 , 不与人争春,而在万花凋零,秋叶飘落和晚秋季节里 , 才开始孕育花蕾到寒冬开放,迎着雾雪,独显高洁 , 留下金丸 。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枇杷适应性强,除植于公园外,也常植于庭园 。太湖边及湖中岛上的枇杷独佳,由于冬日水汽雾气 , 保护了冬日花朵不受寒害,故年年硕果累累 。其果可食,味甘美;果、叶可供药用;木材红棕色,质硬而韧,可做手杖、木榔头、木棒等 。
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 , 卢橘杨梅尚带酸” 。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 。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 。”我想,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 。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 , 枇杷L柿,亭奈厚朴” 。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 。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 。”是很对的 。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 。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 。雨叶低枝重 , 浆流沁齿寒 。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 。”前面六句,对枇杷的性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 。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 。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 。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 。至于最后两句 , 更不知他说些什么 。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 ,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 , 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