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原文、翻译及赏析格式怎么样?( 八 )
旅葵(kuí):即野葵 。
舂(chōng):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
持:用 。
作:当作
羹(gēng):糊状的菜 。
一时:一会儿就
贻(yí):送,赠送
沾:渗入
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
注:“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原为“遥望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
赏析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这两句,直言老兵“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却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他“十五从军征”,奔赴何处,诗中未作说明;其军旅生活如何,战况怎样,诗中也均未交代 。这就给读者留下众多想象的空间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他“从军征”,系出于战事,而且这一去就是数十年!“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漫漫古道,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读者由开头两句诗展开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头问话声中收束 。,一句“家中有阿谁”的追问,推出了作品的聚光点——家 。六十五年了,岂敢奢望家人安然无恙、亲人健在?能有一二幸存者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了 。所以他只问,家中还有谁侥幸苟活人世呢?可是,“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在这动乱的年月,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那,就是我的家吗?不,不,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 。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无一亲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还不堪十倍、百倍……这是怎样一种情境,将掀起读者怎样的感情波澜呢?
- 七月十五|2022七月十五中元节能添坟土吗
- 正月十八|正月十八落灯是上午还是下午
- 正月十五|2022年正月十五北京哪里有庙会
- 正月十五|2022正月十五元宵节北京有灯会吗
- 银行个人征信有不良记录怎么消除
- 征信|征信问题导致房贷批不下来算违约吗
- 征信|征信五年后恢复了可以贷款吗
- 征信|征信有20个逾期是很差吗
- 孩子智商|孩子智商低的10大特征,怎么判断小孩低智商有什么表现
- 正月十五|2022年正月十五是几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