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西都作》原文及翻译赏析如何写?( 五 )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现作者赛神仙的淡泊胸怀 。“诗万首 , 酒千觞 。几曾著眼看侯王”写作者诗思的丰富 , 酒量的很大 , 隐逸生活的全部内容都表现为对诗与酒的钟情 。态对“侯王”几曾看过 , 凸显词人对功名富贵的鄙夷 , 态对王侯的傲骨铮铮 。“玉楼金阙慵归去 , 且插梅花醉洛阳”这二句表现世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场 , 只想纵诗饮酒 , 与山水为伴 , 隐逸归老 。玉楼金阙 , 本是人人羡慕向往的荣华富贵 , 但词人用一“慵”字 , 十分准确地表现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态度 , 相反对于“插梅花醉洛阳”的生活却十分欣赏留恋 , 体现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风流 , “梅花”是高洁的象征 , 这里意在言词人的品性高洁 。将高洁与疏狂的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 表现世不愿与污浊的社会同流合污的狂放 。
全词清隽婉丽 , 自的流畅 , 前后呼应 , 章法谨严 , 充分体现了作者蔑视权贵、傲视王侯、潇洒狂放的性格特征 。
此词体现了词人鄙夷权贵、傲视王侯的风骨 , 读来令人感佩 。无论从内容或艺术言之 , 这首词都堪称朱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 是一首“天资旷远” , 婉丽流畅的小令 。全词清隽谐婉 , 自的流畅 , 而且前后呼应 , 章法谨严 。上片第一句“天教懒慢带疏狂” , 下片的“诗万首 , 酒千觞 , 几曾着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阳” , 表现了词人的潇洒、狂放和卓尔不群 , 照应了“疏狂”:“玉楼金阙慵归去”则照应了“懒慢” 。
《鹧鸪天·西都作》创作背景
此词是词人早年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 , 故题为“西都作” , 体现了词人早年淡泊情致 。年轻时期 , 他一直隐居在洛阳的山水之间 , 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生活 。这首《鹧鸪天》 , 可以说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 , 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态度和襟怀抱负的集中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