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 十 )


《正面管教》告诉我们:
一、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
1、和善与坚定并行(原则和对孩子尊重和鼓励)
2、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
3、有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
4、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
这四个标准中前两项是看到孩子,认识到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无论他处在什么年龄段都需要给予他尊重和鼓励,并且让他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是支持他成长的原动力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认为孩子从属于父母,在与孩子之间只有“我”而忽略了孩子这个个体的感受与权力,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完成完整的成长,这也是问题儿童和反社会行为低龄化事件高频出现的原因所在 。后两项是支持孩子成长关键——积极性调动与技能 。如果用银河系来形容,那么我们希望孩子是那颗在公转的同时又在自转地球 。使得他积极“公转”的动力绝对不是惩罚,使得不断“自转”的源头却是技能 。明确这两点孩子的生命将被点燃生生不息 。
二、赢了孩子与赢得孩子
赢了孩子是父母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是指父母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父母合作并贡献太美的一份力量 。赢了孩子,孩子就成了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反叛或盲目顺从 。赢得孩子则意味着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且积极主动 。
《正面管教》告诉我们:
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 。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
2、表达出你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 。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的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话了 。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 。问孩子对于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 。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
简﹒尼尔森告诫我们,言行背后的感觉比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更重要,做了什么永远不如怎么做的更重要 。如果能时刻问自己,“我这样做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我们在对待孩子时就会更有效 。往往父母们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没有意识到他们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却很弱,甚至总是对父母做错误的解读 。父母们没有意识到,孩子们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表达这一目标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