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翻译-赏析怎么写?(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翻译-赏析怎么写?
人生如寄聚散匆匆 , 古往今来多少文字写尽别离之痛 , 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可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八行四十字 , 以深情豪迈之态恣意汪洋 , 拂去寂寥惆怅 , 扫尽萎靡气象 , 别来一种格局 , 重构一种风尚 。
首联写到:城阙辅三秦 , 风烟望五津 。在点明送别之地的同时 , 体现了作者眼界之高远 , 胸次之辽阔 。一个“辅”字和一个“望”字 , 让无边景色真实可感 。景中含情 , 由近及远;情中喻景 , 由实及虚 。有城阙之庄严 , 三秦之沧桑;有风烟之缥缈 , 五津之迷离 。整首诗起势宏阔 , 意境高华 , 为下文的承、转、合奠定了基础 。
颔联写到:与君离别意 , 同是宦游人 。整个文笔从自然景观 , 进入社会层面 , 这一句是比较平实的写作 。视觉上来说 , 是从千里高空回落到送别的现场 。所谓“同是宦游人” , 交代了双方惺惺相惜开创未来的心态 。虽是别离 , 但作者正是风华正茂 , 踌躇满志的时节 , 对彼此的未来都充满了期许 。一首诗 , 句句是高山大海 , 也不能显示山之高海之阔了 。若音乐只有高音没有低语 , 岂有旋律可言 。若生活只有激情 , 没有沉静 , 哪有和谐可说 。这里颔联承接首联 , 婉转低回 , 充分为颈联铺垫 。
颈联写到: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颈联是全诗精华 , 一峰突起 。此句一出 , 气象斑斓 , 境界顿觉悠远 。此句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 , 万里犹比邻” , 如同他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 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庾信《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齐飞 , 杨柳共春旗一色”一样 , 化用前人名句 , 别出心裁 , 赋予它新的意义 , 青出于蓝更胜于蓝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之所以千年不绝 , 绵绵永续 , 就在于它做到了“壮而不虚 , 刚而能润 , 雕而不碎 , 按而弥坚” 。
近几日 , 为了写作《中国诗歌之美》和《伟美人生》上卷 , 思维经常被打穿 , 思考人生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呢?见识 , 时间 , 健康 , 我觉得这三点无论对古代诗人 , 还是对现代名士 , 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首先见识:只有视野开阔的作者才有思路开阔的诗篇 。王勃少年便有神童之誉 , 不但文采开唐之新风 , 学问也是享誉海内 , 若内心无此气魄见识 , 纵读书万卷 , 也难有此神来之笔 。其次时间:生命就是时间延续 , 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 应该是最好的 。这一点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可为明证: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 ,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 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 , 却道天凉好个秋 。少年、青年和中年、暮年的心境是完全不同的 , 因此言行相应截然不同 。再则健康:不妨看看“老病有孤舟”的杜甫是如何悲叹“无边落木萧萧下”的 , 病中之人自然难免触景伤怀悲鸣悲叹 。写作此诗时 , 王勃正青春年少 , 少年得志 , 人称神童 , 送别朋友 , 踌躇满志 , 憧憬宦途 , 生命、健康正步向巅峰 , 期待完美绽放 , 所以写出如此气干云霄的诗句 , 充盈活力 , 充溢自信 。这是王勃用笔谱写的激昂的青春之歌 。一首诗的高妙动人之处 , 在于真实地艺术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 , 王勃无疑做到了 , 千年之后的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种万里胸襟是何等样的开阔与自信 。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范文有没有?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怎么写?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格式怎么样?
- 10个带游的古诗
- 题破山寺后禅院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古诗五首
- 含离别字的诗句
- 关于友善的古诗
- 团结友爱的古诗名
- 关于知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