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的内涵,湖湘文化的特色( 六 )


四、湖湘文化中的忧国爱民情怀与杜甫文化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都说湖南人最明显的特质是霸蛮,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湖湘人霸蛮的特质分开三层来理解,这也使得到千古以来无数历史事实明证的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
作为湖湘文化前身的楚变文化特质的原始层,就是它的带有原始野性的“蛮” 。这种“蛮”的特质的内涵,包括“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自然环境;包括“被薛荔带女罗”的服饰;包括“信鬼而祠”的民风民俗,包括“荜路蓝缕”(《楚世家》)的辛勤劳作和开拓精神 。
“蛮”的文化物质的第二个层面是强烈的乡土意识和怀乡恋乡情结 。但是,这种情感,在包括湖湘在内的楚人身上表现特别强烈 , 特别突出 。《离骚》说:“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 , 蜷局顾而不行 。”项羽和刘邦都是楚人,他们在胜利之后,都想要回归故乡 。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乡土意识 , 难解的怀乡、恋乡情结 。
“蛮”文化特质的第三个层面便是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爱家、爱乡与爱国不是一回事,它们有范围、层次的区别 。只有爱国主义才是一种最崇高最广大的爱,属于最高层次 。我们同样可以说,爱国主义在楚人身上表现最为强烈,最为执著 。蛮 , 也就是执著 。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俗谚中 , 我们可以见到这种变,这种执著 。屈原更是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他的不朽之作《离骚》中,“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
撇开第一层面意思姑且不论,杜甫所有湖湘传世诗篇中绝大部分体现出了我们湖湘人的那种强烈的怀乡恋乡情结以及忧民爱国的情怀,姑且不说这是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至少也未二者的进一步融合停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湖湘人的忧国爱民更多地体现为入世,敢为天下先;而杜甫到了晚期就基本上采取的是出世式的悲天悯人了 。
五、杜甫江阁文物展示馆
杜甫江阁一楼,展示了丰富的历代文物,包括历代古籍善本,湖南名家字画,历代瓷器 , 青铜器等,为湖南文化的寻根溯源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证明 。
杜甫江阁珍藏的《御批资治通鉴》《史记》等各类文化古籍一千余卷,清代湖南著名书法家黄自元、何绍基、何维朴、姚鼐、廖树蘅等人真迹百余件 。
瓷器方面,杜甫江阁珍藏的北宋定窑精品葵口碗,磁州窑虎纹枕,磁州窑黑釉剔花梅瓶,龙泉窑精品瓷器以及清代各类官窑,成为湖南文物古玩类的领头羊 。
另外 , 杜甫江阁珍藏的北魏石佛和唐代楠木观音 , 也是极为罕见的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