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读后感如何写?

教师读书读后感三篇
教师读书读后感三篇 (篇1)《爱弥儿》读后感
卢梭的《爱弥儿》写于1757年,是一部关于教育学的名著,是人类教育历史上最珍贵的遗产 。此书主要叙述了虚构的贵族子弟爱弥儿从出生到成年各个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成长过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动,是现代教育艺术的理论杰作 。
在翻开这本书籍之前,我以为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撰写的巨著应该需要意志来啃,甚至还需要翻阅一些文献来辅助才能读得懂,不想,从第一页起,从字里行间之中,我自始至终都好象是与一位睿智的、崇尚自然的老者交谈 。卢梭主张人性本善,强调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自由人 。在教育中,作者强调儿童的发现,认为教育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 。对于当今层出不穷的教育理念来说,这种观点真的很普通,一点也不时髦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道理,伟大的教育家卢梭竟然用鸿篇巨著来论述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但是我们总想以自己的力量来阻挡自然的力量,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成长,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 。虽然我们怀抱爱的理由,但结果往往差强人意 。原因是我们违背了教育要遵从自然的规律,没有顺应学生们的天性 。
现在的家长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 。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许多家长甚至在孩子还未出生时便考虑其教育问题 。孩子三四岁就被送进幼儿园,周末家长还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肆意侵占孩子们的玩耍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 。殊不知,孩子弱小的身体和心理正在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很多孩子也对此表示出他们的不满和厌烦,有的还会疏远父母 。但很多家长都认为:现在让孩子受点苦,是为了让孩子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孩子现在还小,也许不能理解父母,但将来一定会感激我们的 。许多父母就是因为这种“远虑”而使儿童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为了不确定的将来而牺牲现在 。也因为这种教育,许多“小大人”、“小神童”出现了 。大家都喜欢这种孩子,却不知他们就是卢梭作品中那“早熟的果实” 。
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 。学生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应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 。卢梭坦言:“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 。”因此,他极力主张:在孩子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孩子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 。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孩子 。夜深人静时,反思我们的教育,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这是我觉得最悲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