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原文、翻译及赏析如何写?( 五 )


全词的特点是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此前,作者于熙宁六年(1073)曾有诗云:“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 。乃是在钱塘潮来江水回流时所生发的感慨,与此词旨趣有相近之处 。但当时作者是自请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馆的头衔到美丽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并不浓 。此时则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 。因此,此词下片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弃,便显得尤为可贵 。可以说,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的精神,是苏轼之所以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赏析二
蕲水,今湖北浠水,在黄州(今湖北黄冈)东 。蕲水的清泉寺,下临兰溪 。兰溪水出于箬竹山,溪旁多兰花,故名曰:兰溪 。此词是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46岁的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作 。
上片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 。首句点名了兰溪 得名的缘由——山下溪边多兰 。同时又点明了游兰溪的时令 。兰刚发芽,芽虽短,但是生机勃勃长势很快,一个“浸”字写尽春兰的活力 。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 。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萧萧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悲凉心情 。暮雨萧萧、子规哀鸣都是写实 。暮春三月,春色正浓,可写之景可谓数不胜数 。但是作者独取此景,这显然和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
但是,苏轼毕竟是一个“奋厉有当世志”的杰出人物 。溪水西流使他感悟到:溪水尚且可以西流,难道人生就再无少了吗?何必自伤白发,哀叹衰老呢?集中体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 。末句“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白发”和“黄鸡”都出自于白居易的《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时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白居易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调子低沉 。苏轼在这首词中是说不要伤悲叹白发,感慨黄鸡催晓,光阴易逝 。这就一扫白诗的低沉调子,也冲淡了上片“萧萧暮雨子规啼”的悲凉气氛 。
此词,上片写景,景色如画,淡雅凄婉;下片抒情,富有哲理,振奋人心 。近千年来,不知令多少身受挫折的失意人重新焕发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继续前进的信心!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