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目标: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就已经解决 。讨论三:面对不幸的命运,祥林嫂抗争过吗?有人说祥林嫂自始至终都没有反抗过,你认为呢?这个问题是承接“谁是元凶”这一问题基础上,而祥林嫂所谓的“反抗”可以从逃、撞、捐、问这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但祥林嫂的出逃是为了躲避被卖的厄运,抗婚是不愿做“回头人” 。其实质都表明她的行为在遵循旧礼教“从一而终”的道德规范 。捐门槛是祥林嫂不甘心向命运低头的表现,但实质上不仅使她深陷封建礼教和迷信的泥潭,最终又成了灵魂再一次被愚弄摧残的证明 。至于临死前祥林嫂在“照例相信鬼”的鲁镇,大胆地发出对灵魂有无的疑惑,我们同样不能认为这是她对封建迷信的彻底否定,而是她矛盾心理的反应 。因此说,祥林嫂的抗争是自发的,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不是也不可能是自觉地针对封建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 。抗争的结果,也不是跳出了“苦海”进了“狼窝”,就是怀着恐怖走向更加痛苦的深渊 。这种命运的结局正是那个社会给她安排的 。至此教学目标知识目标2:如何看待祥林嫂的反抗精神完成 。可在逃跑被抓,撞香炉还要结婚,捐门槛依然不能做事,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 。至此教学目标2情感目标完成 。这一个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产生教育
意义 。既能对祥林嫂的死因有更清楚的认识,同时能让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妇女悲惨命运产生同情,使之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作业的布置突破了传统语文作业抄写模式,并与本课教学重点相一致,使同学有兴趣完成,也有效的避免了互抄的情况发生 。
3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够独立思考也能够参与到讨论气氛中 。课堂中学生的发言次数多达二十余人次,针对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 。在复述小说的人物情节以及人物性格过程中完成了教学目标3能力目标: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学生对于生在现今社会下感到了无比幸福 。还有一些同学很想了解那一时期中国的社会体制以及人们生活的环境,让我给他们介绍一下书籍 。因此我觉得通过这一节课学生不仅是对封建礼教有了了解,还想对那一个时期的社会形态有更深入了解的想法 。
二、问题反思
针对我这一节课存在的问题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1传授知识的多样性:一位同学在谈到“辛亥革命”的任务时,她只是初略的对这一革命任务做了讲解 。而作为现今的双师型教师,尤其是我们学校的特殊性——没有历史学科,所以在课堂上应对这一个问题加以补充和说明,或者是让知道的学生对这一概念加以补充,而我却没有做到以上两点 。
- 体育教育毕业生自荐书怎么写?
- 大学毕业留言集--我的大学怎么写?
- 七年级教学计划怎么写?
- 小学生元旦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幼儿教师考核述职报告怎么写?
- 学校运动会广播稿:跑步写法怎么样?
- 教育工作计划怎么写?
- 大学生驾校社会实践报告写法怎么样?
- 元旦幼儿代表简单经典发言稿怎么写?
- 最新幼儿园预防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