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教学设计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怎么写?( 二 )


6、以后,羊圈里的羊再也不丢了!
五、体会寓意
1、试想,当然劝过他的街坊正在好路过这儿,他会说些什么?
2、丢了两次羊了,如果再不修羊圈的话,后果会?
3、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的错误,只要(),就() 。
4、所以在“亡羊补牢”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未为迟也(为时不晚) 。
5、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一定也有类似的现象,联系生活的实际,四人一小组说说看 。(环境污染、防眼近视……)
六、认读生字
1、本文还有几个需要识字的生字:
寓、街坊、窟窿
2、书写提醒 。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次第二次
丢 丢
不补 赶快堵
又少 再没丢
未为迟也
第二课时
南辕北辙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寓言《亡羊补牢》的.寓意,知道只要(),就() 。
2、本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另一则寓言,板书:南辕北辙
3、有知道这个故事的吗?来说说看(师适量补充)
二、了解故事
1、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2、这位要去楚国去的人,能到到他的目的地吗?
3、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呢?(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 。)
三、精读故事
1、楚国在南边,这个人却要往北走,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他的朋友也在苦苦地相劝 。找出他与朋友的对话,同学一起来读读 。
2、分角色读 。点评(读出了朋友的不解、诚恳,读出了他的固执……)
3、用上“虽然……但……”这个名式来解释一下,这个人到不了楚国的原因 。
(虽然他的马跑得很快,但离楚国越来越远)
4、朋友一连串的问题也没有让这位固执的人方向,只能看着他越走越远,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
5、看着越走越远的车夫,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四、课外延伸
1、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魏策四》,是发生在战国后期的一个故事 。想听听吗?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 。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 。季梁对安厘王说:“今天我在太行道上,遇见一个人坐车朝北而行,但他告诉我要到楚国去 。楚国在南方,我问他为什么去南方反而朝北走?那人说:‘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快 。’我提醒他,马好也不顶用,朝北不是到楚国该走的方向 。那人指着车上的大口袋说:‘不要紧,我的路费多着呢 。’我又给他指明,路费多也不济事,这样到不了楚国 。那人还是说:‘不要紧,我的马夫最会赶车 。’这人真是糊涂到家了,他的方向不对,即使马跑得特别快,路费带得特别多,马夫特别会赶车,这些条件越好,也只能使他离开目的地越远 。”说到这儿,季梁把话头引上本题:“而今,大王要成就霸业,一举一动都要取信于天下,方能树立权威,众望所归;如果仗着自已国家大、兵力强,动不动进攻人家,这就不能建立威信,恰恰就像那个要去南方的人反而朝北走一样,只能离成就霸业的目标越来越远!”魏安厘王听了这一席话,深感季梁给他点明了重要的道理,便决心停止伐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