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怎么写?( 五 )


⑵ 学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写体会 。
⑶ 汇报交流:
① “得意”:
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 。”
(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
再读句子 。
② 急切、不理解:
读句子:“爸爸!为什么?”
③ 委屈、难受:
读句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
④ 乞求 。
(换个词)
⑤ 无可奈何、恋恋不舍、遗憾……
读句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没有商量的余地 。”
(理解“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 。)
“我慢慢地把鱼从鱼钩上……消失在湖水中了 。”
⑷ 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 。所以说:(引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
⑸ 分角色读对话,或者表演对话内容 。
⑹ 引导学生进行超文本对话,进一步提升对父亲要求“我”把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用意的理解 。
(体会到父亲要求我遵守规定,做一个诚实的人 。)
3、理解如果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⑴ 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读最后10、11节,找出相关句子,读读,谈谈体会 。
⑵ 投影出示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汇总,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
① 读读这句话,有问题吗?
② 理解“诱惑人的鱼”,讨论一下,这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师点拨:金钱、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
⑶ 想想“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这些诱惑?
⑷ 小结:
真因为这样,所以──
(引读:“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
⑸ 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已经在从小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
四、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
3、再读启示,铭记在心 。
五、布置作业
1、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
2、摘抄文中描写月色的优美词句 。
3、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的人遵守道德规范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