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要求:
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等词语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从小进行道德实践对人的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
教学过程:
一、小结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弄懂了一些简单的问题 。
同学们表现的都很积极,相信这节课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出色 。
二、抓住重点、深入感悟:
(一)出示小黑板: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
1、师: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 。
①生汇报句子,看出鱼大,哪些地方能看出鱼的大呢?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
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钓到这样大的鱼,我和父亲肯定很高兴,书上有个词就能看出 。结合文中的词语谈一谈 。读出作者钓到鲈鱼后的惊喜、得意 。(板书得意洋洋)
还可以怎样读呢?
③除了看出这条鲈鱼大,还能看出什么?说说 。
(鲈鱼鲜美,营养丰富 。《江上渔者》写道: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
引导: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再来读读 。谁再过过钓鱼的瘾 。
③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得轻短、活泼 。
2、面对着到手的这条诱人的大鲈鱼,父亲和我没得意多久就面临着一个难题,什么难题?
①生说难题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怎么写?】②爸爸和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爸爸:坚定,从哪儿看出?
我:依依不舍,从哪儿看出?
a“乞求的目光”扩展理解 。
b放鱼动作,从慢慢地看出他想干什么?朗读指导 。
③分角色朗读 。
3、父亲要我放回去,而我舍不得放回去,同学们,我到底该不该放回去呢?讨论:
要求:小组内讨论,谈谈各自的看法,不要空谈,结合实际或者自己的经历,或者结合自己听说过的小故事,要说真心话,不要说大话,空话,假话 。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待会儿还要在班级里发言 。
3、小结升华:尽管“我”舍不得放弃这条极具诱惑力的鱼,但父亲严格的教育绝不允许我放纵感情,必须战胜诱惑,把大鲈鱼放回到湖中 。如果没有34年前父亲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34年后我的成功 。贺拉斯说:“父母的美德是最大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