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门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如何写?( 三 )


章培恒、骆玉明对柳宗元的诗作有一个评价:“柳宗元诗确如苏轼所说,兼有简洁、靖深、温丽、含蓄之长,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含了幽远的情思 。”读《古东门行》,的确令人有这种感觉 。此诗语言简洁晓畅,不奥僻,少雕琢,通俗易懂,意味深长 。读者可以在这自然朴素的语境中体会到含蓄,领悟到靖深,感受到诗人炽烈的爱国之情和深沉的悲愤之意 。如透过“徼巡司隶眠如羊”,读者可感受到诗人痛惜哀叹之情 。刺客们行凶之前,官府捕快只要稍加防备,多点警惕,叛逆们决不可能轻易得手,只可惜官兵百姓均松懈,故汉代恐怖活动频繁,唐代刺客杀手不绝 。善良的人们,太麻痹了,太大意了,真是可叹 。读“子西掩袂真无辜”一句,读者分明体会到诗人既惋惜 “掩袂而死”的子西,也同样悲叹武元衡的殉国,而更深一层的意蕴和情思是,诗人用不完全归纳法昭示人们:忠君报国者未必有好下场,子西、武元衡如此,“二王八司马”如此,古往今来,几概莫能外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柳宗元分明是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心中的垒块 。
此诗最后两句“绝胭断骨那下补,万金宠赠不如土”,更是通俗易懂 。其字面意思是,头已断,骨已碎,无法起死回生,再多的赠予和恩宠都已毫无意义;实际上是为武元衡鸣不平,对主和派的妥协表示强烈愤慨,对“宠赠厚葬”的建议嗤之以鼻,对唐宪宗的首鼠两端表示不满,对时政进行了嘲讽和鞭挞 。这卒章之句极观柳宗元的爱憎之情,为此诗点睛之笔 。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从军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从军行
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
古诗简介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dui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 。全组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