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反思( 二 )


在“品秋”这一环节中 , 我让学生从三幅画面中选择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面展开想象 , 将诗中画面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出来 , 这实际上是一个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过程 , 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这个问题的设置应该说有一定的难度 , 考虑到这一点 , 我同时在设计课时 , 准备了第二套方案来降低难度 , 也就是在学生回答有困难的时候 , 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 根据极简单的景物 , 描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 在这个过程中重在教给学生描写的方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 这种降低难度的方法确实为学生打开了思路 , 也迸发了许多灵动的火花 , 出现了许多精彩的片断 。但就总体而言 , 似乎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我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年龄尚小 , 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更易于接受图片这种直观的形式 , 而对于诗歌凝炼的语言 , 似乎还嫌抽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候出示的一些图片——尽管很美——总会破坏原诗歌优美的已经和想像的空间的 , 所以起初我并没有为每一个诗节准备相应的图片) 。此外 , 提到的是农家、渔家、原野的秋天 , 这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 , (根据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直接经验不足 , 间接经验又不够 , 理解起来自然困难 。
在品析美词这一环节中 , 我着重请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 教师只做必要的指导 。应该说 , 在这一环节中 , 学生品析的相对到位 。但场面显得平静 , 过于有条不紊 , 教师没有适时激起学生之间的问题矛盾 , 没有形成激烈探讨的场面 , 这也限制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每一堂课我都认为应该给学生一个质疑问难的机会 , 因为“学贵有疑” , 正所谓“小疑则小进 , 大疑则大进”只有真正对课堂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真正走进文本 , 有着独立思考意识的 。但可能由于时间的限制 , 很遗憾 , 在本节课上却缺少这一环节 。
在这堂课的最后 , 我设计的环节是改编《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曲 , 似乎不用精心设计 , 提到秋天的景色就很容易联想到这首歌曲 。针对初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 , 如果你要求他根据秋天的景物去写一首小诗 , 他们可能会无从下手 , 并且在一开始就会将这个问题定位为难题 , 这样就会使他们失去兴趣 , 失去创作的欲望 。因此我要求他们改编这首脍炙人口的童谣 , 在优美的旋律中让他们放松心情 , 收获灵感 , 同样是用秋天的景物当作歌的意象 , 但他们的创作热情却非常高涨 。当然 , 初创作的歌词听起来较为通俗 , 仍需锤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