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教师是写出来的》读后感怎么写?( 四 )


千万不要以为 , 只是“名”扬天下的名师们才需要写作 , 其实 , 即便是一名“良师”也是需要写作的 。如前所说 , 什么是良师?良师就是德艺双馨的教师 。德艺双馨需要有多种途径长时间去修炼 , 修炼自己的师德师能 , 提升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品质与专业技能 。从另一个角度上说 , 这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很多教师的成长实践证明 , 教育写作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 而且也是提升人的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有效途径 。或许有人会说 , 名角一台戏 , 名医一把刀 , 名师一堂课 。的确 , 作为名师 , 尤其是中小学名师 , 上好一堂课应当是看家本领 。如果连一节课都上不好 , 只是述而不作 , 是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的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如果评上所谓的名师了 , 连几篇体现自己教学思想的文章也拿不出来 , 这样的名师恐怕也走不了多不远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 , 上好一堂课也就是站稳讲台是名师的基础工程 , 而能够写好文章 , 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 , 是名师的提升工程 。对此 , 李吉林老师也说过类似的话:没有文章 , 思想就行不远 。倘若你只能上课你成不了教育家 , 就是100节课1000节课也不行的 , 一定要有理论的构建 , 要有著述 , 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 。李吉林正是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实践了自己的追求 , 她总结出“学、思、行、著”专业成长的四字经 , 让我们窥见了一个名师成长的全部奥秘 。据统计 , 李吉林老师至今已写作论文200多篇 , 著述达到200多万字 。其实不仅李吉林 , 你看看那些当今活跃在教坛上的名师们:洪宗礼、王栋生、李镇西、程红兵、魏书生、孙双金??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师哪一个不是著述丰富?
而我在闲暇时间喜欢读书 , 却很讨厌写作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 , 我一直是这么认为:读书是一种享受 , 写作是一种逼迫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为什么我会认为写作是一种逼迫了 , 因为我在读书之时缺乏思考 , 没有思考就少有积累 , 没有积累哪能写出东西来啊?肚里没有货 , 如何能写作?长期以往当然会讨厌 。这一点是我明确自己缺乏的写作能力 。而同时我也明确了自己以前缺乏的写作动力 , 只认识到写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 不知道写论文的重要点在哪 。在引言中 , 作者分享了窦桂梅老师的这段话:“小小的笔改变不了世界 , 却能改变我们的课堂 。写可以改变你的课堂磁场 , 甚至改变你的生命属性 。因为写作能够保持自己对课堂的清醒、对评价者的距离 , 自觉辨别批判的声音;可以跳出课堂本身 , 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慎地看待自己的课堂” 。这段话使我颇为受教 , 写作和课堂是紧密联系的 , 言而无文 , 行之不远 。如果在教学中有了自己的思想 , 我们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 , 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思想 , 有自己独特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