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 )


在这年代三部曲里作者的存在都非常的明显,因为保持的距离,书里故事的叙述者们亦如此,不光是远远的,且高高的,有种俯瞰的视角 。但人和人之间本来就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永远无法抵达的common ground,又何必非惺惺作态呢 。把人连根拔起,按规定改造,到头来能有多大“收效”呢?
现代生活经常给人一种错觉,仿佛生活就是“消费”,我们的生活内容甚至情绪很多时候都会因为买了或者不买什么而波动起伏,自省也慢慢变成“要不要买”“买不买得起”这种程度的纠结,打开手机只会加深这种情形,所以需要书,需要以小时为单位的“忘我”,把自己投入到更广阔的时间的河流里,去到高铁飞机都去不了的地方,去看去(尽量)体会别人的生活,真切知道“生”“活”远没有现在这样热闹却又空乏 。
《扎根》读后感(四):韩东对谈李黎:“只是想写出好东西,并不惜一切代价”
——韩东
李黎:最近你说要在六十岁从头开始 。这个让人感觉非常震撼 。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确实事务繁多,或者精力不济,想保持一个写作的强度已经很难,从头开始的心态更罕见 。你的重新开始,是不是存在一种对以往的反对或者不满?尤其是你重新开始,写作的核心是中短篇,是不是最近二十年对从事长篇小说和电影的一些失望?
韩东:对自己的不满是肯定的 。但我也深知,写作者的心理类型不一 。有的作家只有相信自己写得牛才能继续 。有的则如我,始终对自己不满,悔少作,悔以往,对自己的不满实际上构成了继续下去的动力 。卡夫卡还要求焚毁自己的手稿呢,遑论我们这些平凡之辈?这是一部分实情 。另一部分,我们这代人的确是在自我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当一个作家,如何以写作度过有限生涯 。一切都是靠我们自我摸索、总结得来的 。等知道的时候,大半生已经过去了 。关于精力分配,关于各方面的储备、训练,关于既定轨道以及如何抵挡诱惑,等等 。另一方面,处在这样一种经验或者“觉悟”的顶点,体力尚在,你也知道无论你致力于何种写作和创造性工作,都有可能别开生面 。把所余不多的能量投放于何处,是一个大问题 。你不可能什么都来,见异思迁,时光不允许你再有错乱 。我决定重新开始写中短篇,也是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到底,尚有余地 。也是从短制入手,想彻底追溯写作这件事,为写体量更大一些的东西做准备 。诗要写,电影要拍,长篇更是在计划和想往中,但一切必须理顺,不能盲动 。即使最终只干了其中一件事,那也应该是成立的、靠得住的 。
李黎:你有不断修改诗歌的习惯,有没有反复修改中短篇的习惯?一篇作品你觉得到什么时候算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