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怎么写?

人的思维能力从哪里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青少年时期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开发培养的有效途径,却又时常感到茫然无措 。今细读郅庭瑾撰写的《教会学生思维》一书,如获高人点拨,受益非浅 。
这本书是新世纪教师教育丛书之一 。书中内容具有可读性,书中观点和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 。可以说,它是一本适合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好书,是教师自我培训的好教材 。全书共有七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第四章《为思维而教》 。现就这一章节谈谈学习的初浅体会 。
一、从中获得的认识
1.对“为思维而教”教学观念的认识
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如实地揭示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如文中所说:某些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获得知识资料,实际上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屠宰场”,“在大批地屠杀天才” 。偶尔“也许仍然能冒出一些思维天才”,这仅仅是躲过了这种侵袭的“幸存者”而已 。这种教学结果使学生的思维几乎成为“教学荒地”……作者以此提醒人们对传统教学应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引发人们去思考,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此,作者的观点非常明确:为思维而教,即教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 。
在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确立为思维而教的教学观念正是适应这种形势的要求,因为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 。教会学生思维是我们每位教师肩负的最终使命 。
2.对“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的认识
作者用通俗的语句对一些教学方式作出专业性的阐述 。他把传统的教学方式称为“独白式教学”,提出为思维而教就必须在教学方式上打破教师独白而走向教师和学生的对话,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供一定的机会 。他还提出,若要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还要进一步走向“发现式教学” 。
我发现,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独白式教学”方式、“对话式教学”方式分别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方式都有相似之处,他提出的“发现式教学”方式和现在强调的突出学生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也有雷同之处 。用“灌输式教学”主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被教育界质疑 。因为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培养,所以改变教学方式以实现“为思维而教”已是教育形势所趋 。
【《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怎么写?】二、从中得到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