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怎么写?( 三 )


2.引导学生做个“善学”的学生
作者在文中提出为思维而教的教学方式还要进一步走向“发现教学” 。站在学生角度就是“发现学习” 。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研究型学习”或“课题式学习” 。
这种学习方式和发展思维有何关系?发现式学习可以解释为学生经常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课题寻找资料、获取资料和处理资料,去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 。而任何一种形式的思维,都是对新事物的发现和探索,发生疑问并求解的过程 。因而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大有裨益 。
其实,我们很多师生对研究型学习方式并不陌生 。以前我总认为,将中小学生的学习做成“课题式学习”有些夸大其辞,那起码是高中以上的人从事的学习 。鉴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 。对于学生而言,长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因而大部分学生还不适应这种学习方式,那么教师的培养作用就很重要 。培养学生善于学习、学会思考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可以从教材中的某些小问题入手,组织学生去探究学习,把课堂学习和课外探究结合起来 。这比选择一个专题让学生进行专门的探究学习更适合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水平 。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面对一个不懂的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重视、尊重、爱护、引导、鼓励和肯定都是必不可少的 。
教会学生思维,或许大家觉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令人乏味,因为诸如此类的论题在报刊、杂志上不难找到,可是为什么人们对此的研究乐此不疲,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考学生曾经做过的题目,学生总能正确解答,而如果把问题或条件稍作变换,学生就不知如何下手了 。这正是教育失败的表现,学生只是学到各种题目的具体解法,并没有掌握知识的迁移方法,也就是说,他还没有真正学会思维 。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且是学校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更是教育赋予我们每个老师的新使命 。
《教会学生思维》读后感
这个暑假里,我抽空拜读了《教会学生思维》这本书 。该书提供了许多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学生思考技能的方法和建议 。目的是为了给教师提供一些真正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的技巧和方法,在为教师提出大量练习和活动的相关建议的同时,本书还讨论了如何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组织思考教学活动的诸多问题 。
结合第三届全国思维教学研修班的内容我深深地体会到,通往教育的思维技巧之本质在于,它提高了学习者的注意力、理解力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头脑内部思维过程的能力 。当学生熟悉并能自如地运用他们自己奇妙的“思维工具箱”时,就能够提高思维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思维的力量并享受思维所带来的快乐 。学习是学生终身的事,他们是否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是否养成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教育新理念,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