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原文、翻译及赏析如何写?(12)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宣和二年(1120)春 。时张元干由江西南昌赴南康拜会名士陈瑾,途经南昌城北的吴城山,遇风阻行,有感于飘泊在外,与妻子久别,遂赋此阕 。

风原文、翻译及赏析如何写?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译文
【风原文、翻译及赏析如何写?】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恣意观赏这春光 。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 。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注释
系(xì):联接 。短篷:小船 。篷,船帆,船的代称 。
杖藜:“藜杖”的倒文 。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
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 。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赏析
这首诗记述了作者一次游览的过程,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春风的柔和温暖,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
第一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古木,老树 。阴,树荫 。系,拴 。短篷,有篷的小船 。意思说:我在一棵老树荫下拴住小船 。它告诉我们,作者是乘船出来春游的 。而且这个地方有树有水,是个好去处 。古木成荫,又乘带篷的船,暗示了春来天暖,并会有风雨 。
第二句“杖藜扶我过桥东” 。杖藜,藜杖,藜是一种草,茎很坚硬,用它作的拐杖 。“杖藜扶我”,实际是“我扶杖藜” 。说藜杖扶着我,将杖拟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及我同藜杖间的感情 。意思说:我扶着藜杖来到小桥东面 。这句写作者下了船,又扶杖步行,表明作者虽然年纪老了,但游兴很浓 。其实在乘船途中,他已经在欣赏春天美景了,现在又徒步游赏,可见春天景色的迷人 。
上两句主要写春游经过,于春游兴致中初步透露出春光的美好,那么春光到底怎样美好呢?作者在后面进行了具体描述 。
次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 。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 。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 。“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 。“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 。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 。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