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读后感怎么写?( 六 )


较之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介绍了产地对茶叶生长的影响及要采取的措施,认为要阴阳相济 。把天时和茶叶的优劣的影响相结合,认为在制茶的时候要在一日之内造茶完毕,如果过夜则茶的色香味就有了改变 。《大观茶论》的吸取前人的经验的同时也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全面介绍了茶的有关知识 。《大观茶论》对于茶叶的采摘有着严格的限制,采茶要在黎明太阳出来就停止采茶 。采茶不能用手指揉,避免汗渍等对于茶叶的品质影响 。《大观茶录》的出众在于“点茶”,描写了点茶的手法和力道的大小与工具的应用,以及点茶的时候的茶汤的变化 。为后人研究宋代的点茶留下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篇4:茶 读后感
品《茶》有感
药物分析07 黄伟文 0703504106茶,对于我们潮汕人来说,从出生就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早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佳品,但对于这么熟悉的东西,我对于它的了解也只是从那时我读过的几本书里才深刻了解到:
细细读了《茶人三部曲》,对茶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颇多,知道了‘茶性易染’ 。茶叶的存储要远离厨房和一切气味很强的地方,比如刺激的大蒜味极易让茶叶吸收,泡出的口感很奇怪,导致茶叶的品质变劣 。也因为茶性易染的特性,人们发明了花茶的制作方法,清晨采摘来的茉莉花,在太阳没出来之前用毛巾盖好送去茶厂,专业的茶师傅把茶叶和茉莉花放在一起充分地搅拌,茉莉花的芳香就渗透到了茶叶里面,制作出茉莉花茶 。
《茶人三部曲》中的绿茶之都杭州的忘忧茶庄主人杭九斋家族四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变化,展现了在忧患深重的人生道路上坚忍负重、荡污涤垢、流血牺牲仍挣扎前行的杭州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寄寓着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坚毅精神和酷爱自由、向往光明的理想倾向 。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业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熔于一炉 。文革中,茶庄的主人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茶人的气质和风神,因为茶可以清心,重要的是让自己有一份淡泊的心境和一份真实的宽容 。也许就是因为淡泊的心境和宽容的原因,才让他们百年企业基业长青,毅力不到 。
说真的,阅读过这本小说后,我才品味到:茶里面,有生活的惬意,生命的惊喜,生命的坦然 。可能你离不开社会的优胜劣汰,在物欲迷离的时代,人们也不会挣脱俗事的纠缠,但就像茶道哲学,茶道重在心境 。它的本意,就是心要先静下来,不浮躁,然后精神才会到达“物我两忘”的境界,就算最终不能到达,也从过程中体会到“静”的真意 。另一本令我难忘的就要数《名山问茶》了,系统阐述了遍布大江南北的华夏名山之地理环境与气候对茶生长的密切关联与影响,以及古往今来茶文化的历史演绎脉络 。述名山品山茶漫山遍野灵山草,雅俗说民风颂茶趣茶经诗文赞 。读完《名山问茶》这样的专业书籍,大体您就可以饱览祖国版图的地形地貌,西高东低、山峦起伏、气象万千的美妙景图 。蜿蜓绵延的山脉,敞开其宽阔的胸怀,无私地向人类馈赠内在的丰富宝藏,一展其容颜的风采,任世人观光游览 。甚至奉献出每一寸肌肤,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接受奇花异草的弄姿,更有那流传千古的茶叶树 。。。。。。《名山问茶》多方位诠释了茶的民俗民风以及茶诗颂歌 。“琴棋书画诗曲茶”乃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 。“茗爱佳花饮,诗看卷素载”,“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乃生活中的必须品 。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 文人好茶,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可见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茶在百姓中的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