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意思,股长级退休有待遇吗

鉴湖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 。许多农民朋友来这里不是为了休闲看风景,而是特意拜访一位老人 。
老人名叫谢福鑫,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退休干部、教授级高级农艺师 。他在鉴湖边上有个小园子,园子里种植了180多个品种的葡萄 , 因此这里就成了他向农民朋友推广葡萄种植技术的试验基地 。
谢福鑫说,自己只是玩了一辈子泥巴 , 算个比较会种葡萄的“农民” 。但来客们都知道,他是福建省首批科技特派员,是“福建巨峰葡萄之父” 。因为在培育葡萄品种和推广种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 谢福鑫获得了“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 。
1943年 , 谢福鑫出生在福建省古田县偏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 , 他的大姐给别人家当了童养媳,大哥14岁就下南洋做童工,二姐三姐都饿死了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 谢福鑫家才分到了田地,一家人才能吃上米饭 。幼年的苦难和新中国成立后翻身的经历,让他对党、对土地、对农民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因此,中学毕业后他报考了南平农校 。
1982年,机缘巧合 , 他被福建省农业厅公派到日本学习巨峰葡萄种植技术 。“党让我们吃上了饭,组织又培养多年,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谢福鑫回忆,那时他一个人漂洋过海到了日本 , 语言不通导致交流困难,只能瞪大眼睛边看边学边琢磨 。回国前 , 他提出用自己节省下的助学金买一些葡萄苗带回国 。就这样,他带着种苗回到建阳,培育了一年时间,巨峰葡萄就在福建首次结果,这让谢福鑫兴奋不已 。
【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意思,股长级退休有待遇吗】都说“一亩葡萄十亩稻”,他算了一笔账 , 一亩地葡萄预计可以结果3000斤,毛收成超万余元,这对闽北山区脱贫致富帮助巨大 。可是,如何才能让果农接受种植“洋水果”又是另外一码事 。“要试给农民看 , 让农民跟着干 。”谢福鑫说,那会儿在说服农民种葡萄时 , 他心里就有了鉴湖园的雏形,那将是他的葡萄种植试验基地和技术推广基地 。
后来,南平市启动科技特派员驻村服务试点,首批225名科技人员下派进驻215个村 。成为“科特派”的谢福鑫牵头成立了科特派葡萄产业服务组,为果农提供全流程帮扶 。不久后,又被大家推选为当地葡萄合作社的带头人 。
跨上自行车、背上工具包、往兜里装一点干粮 , 谢福鑫每天赶早从鉴湖园出发,下乡指导技术 。如遇到葡萄地里没人,他就自己看看葡萄的生长情况 , 在塑料薄膜条上给果农提醒留言,比如“雨水太多叶子发黄,注意排水”“尿素用多了 , 快浇水压肥”“有黑痘病了,赶紧打药”等 , 后面还附上联系电话和鉴湖园的地址 , 让果农可以随时向自己咨询种植技术 。
渐渐地 , 越来越多的果农到鉴湖园请教葡萄种植技术,谢福鑫就在葡萄架下给果农们送种子、教技术、讲经验 。他还在这里写了本《闽北葡萄栽培技术》手册,一得空就到各地办培训班,几年下来,他为闽北培养了100多名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 。
在谢福鑫的持续努力下,闽北山区的葡萄种植产业从当年的100株,发展到如今的近7万亩,年产葡萄鲜果8万多吨,产值6亿多元 , 上万农户靠葡萄脱贫致富 。
在葡萄种植技术推广的岗位上干了大半辈子,一转眼 , 谢福鑫到了退休年龄 。办理退休手续时,组织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表示还是想继续干“科特派” 。就这样 , 谢福鑫在退休后又干了12年的义务“科特派” 。
“人一老啊,这身体就大不如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骑车下乡 。”因为腿脚有些不便,谢福鑫只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鉴湖园里做研究 。现在,他关心的不仅有葡萄,还有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一月到四月收草莓,五六月夏季瓜果有收入,七八九月葡萄就熟了,十月到第二年二月砍甘蔗,这样就人在家门口,天天有活干,月月有收入 。”在谢福鑫看来,乡村振兴必须要有产业支撑 。去年,他又在葡萄架下成功试种了竹荪,“上面长葡萄、下面长竹荪 , 农民就有两倍的收入 。”很快,这项技术就从鉴湖园流向闽北各地 。
“一生中能为人民做一两件有益处的事情,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是1983年 , 青年谢福鑫在“留学”日记上写下的一段话 。如今,翻看日记,这位耄耋老人依然热血沸腾:“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一定要为农民致富不懈努力,我要永远做科技特派员 。”(通讯员 李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