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怎么写?(13)


⑴ 指名读第1、3句
⑵ 看图,比较“一头黄牛”和“一只猫”,“一个苹果”和“一颗枣” 。
说一说:( )比( )大,( )比( )小 。
⑶ “头”和“只”换一换说行吗?为什么?
一头( ),一只( ),还能说吗?
⑷ 理解“颗”
① 观察并比较实物:苹果一枣、罗汉果一莲子、葡萄—梨,初步感知“颗”指较小且近似圆形的东西 。
② 自由展示并说出自己所带的能用“一颗”表示的实物 。
③ 拓展说话:一颗( )
三、创设语境,仿编韵文
1、齐读课文
2、仿编韵文 。
⑴ 创设语境(观看课件)
情境一:苹果和桃
情境二:西瓜和葡萄
情境三:马和猴
⑵ 小组合作,自编韵文 。
⑶ 交流汇报 。
四、练说数量词,积累语言
1、课件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说”
同桌讨论,指名说,齐说 。
2、做游戏,找朋友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片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以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
五、指导书写“牛、羊”
1、出示“牛、羊”,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牛的竖要出头,竖要压在竖中线;羊的竖不能出头、竖也是压在竖中线)
2、课件演示“牛、羊”的笔顺,学生书空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
4、书写展示、评议 。
六、实践作业
回家说家庭用品,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准 。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板书设计随文识字时出现 。
2、在本课设计中,课前要布置学生收集数量不一、大小不一的实物 。
3、《比一比》这一课学生要理解的量词就和生活有密切联系,有些量词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道理不可说或不必说;有的量词的使用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颗”多用于表示小而圆的事物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不能过早、生硬地灌进他们的耳朵,只有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说说练练中对量词的使用有初步的感悟 。

《比一比》怎么写?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同样多、多些、少些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对应思想 。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
教具、学具准备: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学生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
教学过程:
一、 复习:从1数到10 。
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数一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一比 。(板书: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