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经典读后感有感( 三 )


到了1960年代后,30来岁伯格放弃了对社会现实主义的表达,并为现代主义艺术打开了视野 。对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他所培养的艺术家感到失望,他将注意力转向了马奈、毕加索和梵高等艺术家 。
再到1970年代后,照斯珀林的话来说,伯格变得“更柔软了” 。他开始致力于爱与希望的想法,以及艺术如何在支离破碎的时代为我们带来团结和整体 。这一转变也恰逢伯格搬到法国农村,他将在那里度过余生 。
在此我想贴上伯格的“布克奖获奖辞”:
“这不是有罪或良心有愧的问题 。这当然也不是慈善事业的问题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甚至不是一个政治问题 。它是我作为一个作家的持续发展的问题:问题出在我和塑造我的文化之间 。
“在奴隶贸易开始以前,在欧洲人丧失人性之前,在他因自身暴力绷紧之前,必然存在一个黑人与白人相互接近的时刻,伴随着对可能的平等所感到的惊奇 。那个时刻过去了 。从此以后,世界被分为潜在的奴隶和潜在的奴隶主 。欧洲人将这种心态带回他们自己的社会 。这种心态变成他的世界观的一部分 。
“小说家关注个体命运与历史命运之间的羁绊 。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命运逐渐明朗 。被压迫的人们正在打破那堵压迫者建立在被压迫者心中的沉默之墙 。在他们反剥削和反新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奴隶和奴隶主的后代有可能再次接近彼此,带着令人惊奇的可能的平等希望——但是,这只有通过也只能通过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
此后苏珊·桑塔格形容伯格在“关注感官世界”与“良心的必要性”的能力上是无与伦比的 。他的著作《观看之道》和 1972 年以它为基础的BBC 电视连续剧,改变了至少两代人看待艺术的方式 。从那时起,他的作品——尤其是关于移民的——也改变了许多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
再回看最难能可贵的是,斯珀林并非一味是伯格的粉丝,当伯格失败时,斯珀林会迅速指出并剖析此中根本原因 。而他的判断往往是精明的,也应是经过衡量的 。最重要的是,斯珀林本人或许也是一位天才作家 。他是那些言辞本身就值得注意的少数派之一——清晰、富有想象力,流畅时不时还极具抒情 。虽说思想评传读来不易,但这一次很是享受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约翰·伯格,那么在这本传记结束时,我想你一定会迫切想要拿起一本 。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读后感(三):艺术与政治之间,从来都不是一个选择题
修艺术理论专业者一定不会不认识约翰·伯格,甚至可以说,他的著作(这里是复数,不过首推还是《观看之道》)是入门必修读物 。但是约翰·伯格其人,他的政治立场,他艺术理论背后的深意,鲜为现代人了解 。在此,我们需要发问,我们在阅读出版物(著作、报刊)时,有必要对作者本人进行更多的了解吗?如果是约翰·伯格,有必要 。我们以为他只是一位出色的文艺评论家,而事实上,他在英国极具争议 。他与英国舆论界并不交好,以至于他被舆论界认为他的建树不大,且总是激怒策展人与教授们 。这样的评价事实上以约翰·伯格自身政治立场而定,他曾在工党左派的刊物里肆意发表他的政治观点,要注意,这些包含他政治观的文章“是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在英格兰最重要的一个传播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