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经典读后感有感( 六 )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读后感(四):【转载】约翰?伯格:我们所过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这个世纪的渴望
转载自artnet资讯,原题为《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我为什么转向虚构写作?》,作者:周婉京 。
乔舒亚·斯珀林在2018年出版的有关约翰·伯格的传记作品有了中文版——《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9.5
[美]乔舒亚·斯珀林 / 2021 /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所谓“三重生命”,可以被想象成由伯格绘制的一幅三联画,阅读这本书时很容易就让人想起被誉为“油画之父”的荷兰人扬·凡·艾克(Jan Van Eyck)笔下那些图式精妙、画板既可以闭合也可以打开的三联作(triptych) 。
扬·凡·艾克,《根特祭坛画》,约15世纪
如果说这确实是一组三联画,那么第一部分展示的是约翰·伯格作为新闻工作者和文化战士的早期职业生涯,第二部分审视的是正在革命中的伯格以及他最有活力、高产的欧洲十五年,最后第三部分,他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时代反思自己“抵抗者”与“编年史家”的双重身份 。
约翰·伯格最被人所熟知的是他在上世纪50年代的评论人身份,他在英国民众眼里,几乎是一个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人 。他很“难搞”,他看不惯当时艺术被展示、被传授、被书写的方式 。而他1972年凭借小说《G.》获得布克奖的事实,与他在《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和BBC系列节目上讲述的“观看之道”相比,常常被人忽略 。
1972年,约翰·伯格为BBC录制的《观看之道》
乔舒亚·斯珀林笔下的伯格,或者说这本书的特点,正是通过拼接伯格评论家、小说家的身份,整合伯格散落在各个媒介(涵盖绘画、电视节目、文学、摄影和电影在内)的“碎片”,试图展现一个尽可能全景的伯格给我们看 。伯格像一个永动机一样思考、工作,以至于这本书包括引言在内的九个章节,每一章同样围绕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形式:艺术批评、现代主义小说、纪实性摄影书,还有叙事电影;每一章也都探究一个解决矛盾的独特方案,无论是通过辩论、妥协、媒介间性、蒙太奇、协作过程还是劳作的实际体验 。
在斯珀林看来,伯格的轨迹是罕见特殊的——伯格从典型的愤怒青年转变成四处奔波的现代主义者,这个过程又伴随着他对虚构写作的兴趣——谁能料想到,总是一腔怒火的伯格会变成一个小说家?这个转变在同时代的思想家那里几乎难以觅见 。
约翰·伯格
为什么转向虚构写作?——其实这也是困扰伯格数十年之久的一个问题 。他确实给出过这样的回答:“如果我现在回头看,我想我总是非常紧密地和故事联系在一起 。即便谈到绘画,我也是和故事联系在一起的 。当我是一名艺术评论家时,我评论的方法也总是讲故事的人的方法” 。但是,请不要被他骗了 。若是把这个观点反过来看,结论依然成立——原因就在于伯格身上的多重性:他总是在“多轨道作业” 。这意味着,即便他是在讲故事,他也忍不住会谈起绘画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