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睡在哪里:童诗走进大自然读后感摘抄( 三 )


《鱼儿睡在哪里:童诗走进大自然》读后感(三):鱼儿会睡觉吗?会睡在哪里呢?从这里打开与大自然的对话
偶然机会读到这本书《鱼儿睡在哪里》,立即被它奇异的书名吸引住了,是啊,我们见惯鱼儿在水里游,那么鱼儿会睡觉吗?会睡在哪里呢?还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漂亮的绿色作底封面瞬间映入眼帘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一颗参天大树旁,围着一圈黄色吐露芬芳的小花以及绿的逼眼的灌木丛,鸟儿在枝头幸福地鸣叫,仿佛我们自己真的走进了大氧吧的森林里,贪婪地吮吸着清新空气 。在林子里的某个角落里有个精致小屋,一个小朋友正在安睡,梦中的他是否也走在这静谧的森林里呢?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祥和的画卷啊 。
翻开封面,编者点击了这本书的主题--这是一本记载童诗的书 。
作者韦苇先生创作和翻译童诗的记载 。
他想让孩子们通过美妙的诗歌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小朋友们走进大自然 。诗是短的故事或者简短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 。本书中,以让小朋友们了解山川湖海、风花雪月、鸟兽虫鱼、林卉草树为主题,唤醒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唤起小朋友们对生命的至情与关爱 。
其实,我认为这本书不光适合小朋友读,也适合大人阅读,大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静心感受大自然生灵灵动之时,也让自己在嘈杂的世界留下重新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
这里记载了作者创作的童诗,大多山水鸟兽拟人化描写,更适合小朋友们情趣,小朋友们通过它们来了解外部世界 。譬如这首诗《惊喜》:蘑菇们在地下,一定开过会,共同商量好:等到星期六,或是星期天,那个嘴边凹着酒窝的小姑娘,一走进林子来,咱们就一、二、三,一齐冲出地面,白生生的一片,白生生的一片,呵,白生生的一片,给她大大的一个大惊喜! 。读完这首诗,一部活生生地伙伴们齐心拔萝卜的场面跃然纸上 。小朋友们从而知道了蘑菇如何长成,并且知道了集体的力量:原来单独的小蘑菇是一个小伞,而兄弟姐妹们一二三冲出地面就是白生生的一片,多么壮观的场面 。原来集体的力量是这么巨大,只要齐心,只要努力,就可以有奇迹 。现在很多家庭生了二宝,妈妈有时会忙碌照顾二宝忽略大宝,大宝对这种感情失重难免会有小情绪,如果让大宝读读这些书,让大宝感受亲情的可贵和力量,相信他一定会理解妈妈,也许会帮妈妈一起照顾弟弟或妹妹呢 。
此书多以大自然为题而做的诗,而我们读它就好象亲近了大自然 。在成人世界,我们会每天生计或者和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而忙碌着,奔波着,当我们穿梭于钢筋水泥的写字楼间,或者奔波于开发客户路上,如果留有余暇来亲近大自然,用大自然散发生命的力量来帮助我们找寻内心自我,会让我们更加容易的放下焦虑和疲惫,轻装前进,打通任督二脉,更清晰地找回内心的自我所需,从而以更为正面积极的状态,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打拼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忙碌了一周,周末来到山水之间会瞬间放下疲惫,重新找回力量,迎接周一的清晨 。譬如书中有这么一首诗,非常让人身心愉悦 。《听梦》:荷花苞蕾的嘴尖儿上,一只蜻蜓静静停在那里,它一准是偷听到荷花的梦了 。荷花梦的清香里,咯咯咯的,是荷花仙子的笑声吧?看得出蜻蜓是让梦香给缠住了,压根儿动弹不得了--你瞅它那着迷的样子!你瞅它那发痴的样子!你瞅它那呆愣的样子!身子翘得高高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翅膀展得挺挺的 。读完这首诗,一幅蜻蜓嬉戏荷花的图画跃然纸上!哪怕这时我们坐在办公桌前冥思苦想着老板布置的文案如何完成,哪怕周围客户电话的声音不时想起,也不妨小憩一下,读下这首诗,让自己静静处于这幅图画中,倾听荷花仙子的笑声,吮吸着清甜的荷花香气,和她一起做梦,这种清静这种自然,比起巨资直飞三亚去感受大海壮阔,有异曲同工之效吧 。我们的疲惫放下,纷繁的大脑得到放松,所有之前不能想起的文案设想是不是此刻会有灵感了?那是因为负面情绪已经放下,才能直面内心平静,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