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读后感1000字( 八 )


大人们不妨试着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听长辈讲故事的感觉,当时是不是觉得很温暖、很安心,有种被长辈关注与呵护的满足感和安全感呢?
其实,讲故事时我们传递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还有讲的人与听的人之间的联系 。讲故事的过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并有助于建立你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而孩子如果在小时候能够和一位或几位长辈建立起健康的纽带,会非常有利于他日后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
相反,如果在童年时期未能成功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这些孩子在成年后也很难再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据《今日心理学》报道,美国大概有40%的儿童没能与父母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而这些儿童在成年后往往会形成糟糕的人际关系,进而导致学业困难、事业不顺,并出现焦虑、愤怒、逃避等各种负面行为 。
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讲故事有助于建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而健康的依恋关系会塑造出很多可贵的品质,因为讲故事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自由灵活,大人们可以把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融入到故事中,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中提到:“讲故事是人类天生就有的能力,每个人都能讲好故事” 。只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方法,这种本能就会被唤醒 。
书中介绍的故事环讲故事法,就是从孩子身边的事物中就地取材,把现实材料融入想象中的故事,再通过故事中的道理给现实世界带来指导价值 。
用孩子熟悉的物品就地取材讲故事,这种方法产生的亲密感是看任何教育专家的故事视频都无法做到的 。因为讲故事过程中更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而不是故事本身 。
02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故事
既然讲故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如此重要,那家长们要怎样才能讲出让孩子有所收获的故事呢?
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情感需求和认知水平,并根据他们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断调整故事的内容 。
比如处于婴儿阶段的孩子,他们能够接受的信息有限,给他们讲的故事应该非常简短,一两句话就可以了 。在这个时期,家长要用轻柔的话语和婴儿交流,帮助宝宝感知家人的方位,让他知道自己很安全 。
等孩子稍大一些,开始会爬、会站立,能探索身边环境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关于物品的小故事,最好在故事里加入一些动作,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比如,“有一块儿小石头跳上了桌子,一不小心掉进了水里” 。
当孩子长到2岁时,就可以听一些简单的角色遇到危险的情节了,例如,“小熊追着一只小花猫玩,不知不觉离开了熊妈妈身边 。它发现找不到妈妈后吓坏了,多亏熊妈妈找了过来” 。这个故事还可以让孩子记住,不能离开妈妈太远,通过故事增强了孩子的安全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