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跳舞》读后感如何写?( 四 )


1、民主型的教师对幼儿的要求明确,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同样的行为标准,为幼儿提供了清楚的行为界限与学习目标 。
2、民主型的教师不但给幼儿提出要求,划出界限,而且能够耐心地为幼儿解释原因,告诉他们为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做了以后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教师会及时地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反馈,强化他们已经形成的概念,巩固学习成果 。
3、民主型的教师能够平等地对待幼儿 。他们尊重幼儿的人格,悉心呵护幼儿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对他们合理的要求及时给以满足 。这三点理解与我们
以前讨论过的常规管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
这一篇将教师的教学风格――“和蔼可亲”和“严肃”用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得出了“?和蔼可亲?和?严肃?并非相互对立”这一总结性观点,并将这两类教师都归入“民主型”教师这一类别之中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同行中存在许多教学风格大相径庭,但培养出来的孩子却有着独立自主、责任心强、有较强的自控能
力等共同的优秀品质 。通读完整本书,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教学经验还相对缺乏的我来说真的可以说是雪中送炭 。读《和孩子一起跳舞》,我走入吴放笔下幼儿教师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 。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更发现原来想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多么需要一双能够洞悉一切的慧眼,一颗充满包容时时会思考的心 。这本书值得我经常重复阅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时间里潜心阅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感悟 。
这本著作的作者是旅居美国的华裔教育专家吴放教授,书中以信笺的方式向我们描述了笔者走在幼教之路中的心路历程,收纳了吴放老师的发给好友的50封信件,分别有童心篇、课程篇、教学篇、行为管理篇、家园沟通篇、随感篇七个部分 。涵盖了教师教学的各个方面,对我的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是一本好书 。
而且还能以书中的某些案例对照自己,并认真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工作行为;然而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步清晰和深刻认识到自己方方面面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某些教学理念的不适时代性、工作的缺乏创造性、对孩子的高控制行为……
喜欢书中的每一个篇章,因为是同行,更因为同样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共鸣之处,从中感受到笔者对儿童、对教学、对家长的工作理念 。
吴教授喜欢并善于观察儿童,在童心篇的文章中,每一篇都展现笔者不同的观察角度,有对一位儿童的跟踪观察,有对儿童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偶发性观察,有对班级宠物小兔和孩子之间的活动记录,有对特殊儿童的特别观察,处处体现出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关注,尤其是特殊(盲童、肢残)的孩子的教育和照顾,让我非常感动,在一个班级中有两个不同残疾的儿童,想必对老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制造了不少难处,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上帝特别眷顾的孩子”那种恋爱和宽容,真实看见了两个小家伙的乐观和向上,他们和伙伴间和谐的交流,他们在活动中积极的表现,感受到他们性格的阳光和灿烂,孩子们真的在吴教授的班级中享受着童年的快乐,残疾对他们来说没有丝毫影响 。佩服吴老师对孩子心理环境创设的能力,给特殊儿童创造和正常孩子同样的教学机会和条件,没有把生理残疾作为孩子不能做或者不想做的借口,任何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有困难也应自己解决、有机会要积极争取,培养特殊孩子自信、自强、自立、乐观的性格是吴老师和孩子的家长共同的愿望 。为孩子默默支持、帮扶、付出爱心的老师最终道出自己和特殊孩子接触中的感想:“我对自己教过的身有残疾的孩子们格外地偏爱,但这种偏爱不是出于怜悯,却是出于感激 。”感激孩子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感激孩子对于她的影响,“教我把眼光放得更远,使我的心胸更加开阔,更加懂得真心每一个生命 。”从残疾孩子身上学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博爱的胸怀,使我这个读者也深受感动 。同样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吴老师,我会怎样对待那些孩子呢?我相信我的爱心不会比笔者少,但对待孩子的方式和针对他们的教育理念会怎样定位呢?通过这两个生动而又温馨的例子,为我和同行们指名了一个方向,特别的关注、特别的帮扶、特别的鼓励、特别的指导,但不是包办和宠爱,是给孩子同样的机会和条件,给与更多赞赏的目光和言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