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如何写?( 十 )


(2)如果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cm后 , 它的面积变为64cm2 , 则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为。若变化后的面积为48cm2呢?(小组合作交流)
(3)你会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吗?(独立练习)
x2?5; (x?2)2?5; x2?12x?36?0 。
(4)上节课 , 我们研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x(m)满足方程x2?12x?15?0,你能仿照上面几个方程的解题过程,求出x的精确解吗?你认为用这种方法解这个方程的困难在哪里?(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利用实际问题 , 让学生初步体会开方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 为后面学习配方法作好铺垫;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
实际效果:在复习了开方的基础上 , 学生很快口答出了第1问 , 为解决第二问做好了准备 。第2问让学生合作解决 , 学生在交流如何求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时 , 产生了不同的方法 , 有的学生直接开方先求出了新正方形的边 , 再减增加的边长 , 求出原来的正方形的边长;有的同学用了方程 , 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cm , 根据题意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x?3)2?64;(x?3)2?48然后两边开方 , 根据实际情况求出了原来正方形的边长 , 这样 , 再一次经历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 并初步了解了开方法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简单应用 。在第2问的基础上 , 学生很快解决了第3问 。但学生在解决第4问时遇到了困难 , 他们发现等号的左端不是完全平方式 , 不能直接化成(x?m)2?n (n?0)的形式 , 因此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个方程不能用开方法解 , 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方程问题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来研究的问题(自然引出课题) , 为后面探索配方法埋好了伏笔 。
第三环节:讲授新课
活动内容1:做一做:(填空配成完全平方式 , 体会如何配方)
填上适当的数 , 使下列等式成立 。(选4个学生口答)
x2?12x?_____?(x?6)2 x2?6x?____?(x?3)2
x2?8x?____?(x?___)2 x2?4x?____?(x?___)2
问题:上面等式的左边常数项和一次项系数有什么关系?对于形如x2?ax的式子如何配成完全平方式?(小组合作交流)
活动目的:配方法的关键是正确配方 , 而要正确配方就必须熟悉完全平方式的特征 , 在此通过几个填空题 , 使学生能够用语言叙述并充分理解左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 右边填的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 , 进一步复习巩固完全平方式中常数项与一次项系数的关系 , 为后面学习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