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折的抗争》的读后感大全( 四 )


当然,宏观来看,正如作者文章开篇就指出的:
“从清末至民初,近代中国商会的诞生就其表象而言似乎较为顺利,发展也十分迅速,但实则却经历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进程……”
1903年清廷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规定“凡属商务富庶之区,不论系会垣,系城埠,宜设立商务总会 。而于商务稍次之地,设立分会,仍就省分隶于商务总会”[2],1904年6月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正式更名为上海商务总会,总会改组完毕后就对一系列华扬纠纷案件进行协调,在为本土商人谋取权益上取得不小的成效 。1905年,《华工禁约》[3]矛盾日益加重,甚至影响到国内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国内掀起了一场抵制美货的运动,这场活动中,曾铸四处奔走、积极发声,发起和领导了本次抵制美货运动(这也是曾铸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商界第一伟人”的原因),上海商务总会也参与其中,并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耐人寻味的是,1905年11月上海商务总会领导人的换届改选,身为福建帮商董的曾铸以最高票当选上海商务总会总理,此前历届当选总理者,均为宁波帮商董) 。此后,上海商务总会又牵头讨论修订工商法规事宜等,社会声望、社会影响愈加浩大,俨然成为国内“第一商会” 。在1907年,由上海商务总会牵头发起召开的第一次商法讨论会,讨论了设立华商联合会这一重要事项,当然,此次筹设,因缺乏清政府和海内外商会的支持以失败草草收场 。此后几年中,上海商务总会虽又有尝试,但终未能如愿,直到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正式成立中国商会联合会 。
在政治动荡中应运而生的全国商会联合会,直至1928年解体,始终与国内政治变局紧密相连,无论是反对“二次革命”的函电,还是寻找外国领事居中调停,试图促成南北议和的不当举动,都是商人逐利本性的驱使和政治眼光的局限,当然,后来者的历史评价往往不自觉带有政治正确的预设,这一点,从上海总商会屡次请辞袁世凯政府颁发的奖章其实也有所印证,囿于时局和逐利的追求,对于当时上海总商会来说,只能留待后人评说!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学生、工人、工商业者纷纷以罢课、罢工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但上海总商会在刚建立的国家主权受到破坏的情况下态度暧昧,致使上海总商会在五四时期的商誉受损,其1919年5月9日发出的向北京政府的“佳电”,不仅遭到了来自工商业同行的批判,也在总商会中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众矢之的的朱葆三、沈联芳双双下台 。而在后一年的改组选举中,观念陈旧、思想老化的绅商基本落选,而一批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工业资本家、银行家充实到上海总商会内部,为总商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次选举中,棉纺工业资本家聂云台当选上海总商会的会长,富有改革精神的钱庄经理、上海钱业公会会长秦润卿当选副会长),当然后来在上海总商会内部也出现了选举纷争,导致内部会董、会员之间形成不同派别,各执一词,相互攻讦(第九章、第十章即在讨论1924年、1926年相继进行的两次换届改选连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纷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