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读后感如何写?

暑假时间太多 , 可做的事太多 , 反而没有静下心来阅读 。
《山居笔记》按字面的解释的话 , 便是居住山中时的笔记 。那样的话 , 我们应当摒除一切浮华与喧嚣 , 面对旷古的寂静 , 叩问心底的善 , 然后穿越时空 , 去追寻不朽 。
余秋雨书写着从古至今 , 形形色色的人 , 形形色色的事 , 汇总起来 , 无非就是这个冷暖交织的人间 。
人间是如此 , 就看个人的心境了 。有人写诗写道:“我在放飞一个名叫幸福的气球 。”有人却写:“秋天来了 , 我们在雁群的翅影下 , 险些为人间的寒冷落了泪 。”余秋雨活得很宁静 , 很开明 。有人活得很喧嚣 , 也很绝望 。但总归是一个世界 。
追溯百年前的时光 , 才发现 , 人生不过是一个循环 。但依然有追求的价值 , 有快乐的价值 。善不会变 。文明和邪恶不会混淆 。
进行一场和远年的灵魂的对话 。面对历史 , 面对我们的人生 。为人性的复杂与纯粹而落泪 。然 , 我们不能回答谁是谁非 , 只能用生命去感知 , 去体验 。那样微妙的感受 , 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恐怕只有余秋雨做得到吧 。
书一页一页的翻下去 , 停止在最后一页 。合上书 , 听到一声遥远的 , 浑厚并且苍凉的叹息 。时间种种 , 无言以对 , 只能一声叹息 。

山居笔记读后感如何写?


今天 , 看了《山居笔记》和《山居笔记(新版)》 , 其实 , 除了里面的序 , 两本书大致是一样的!原版的序很长很长……但用余秋雨的话来说:权当我给你们送一束花草 , 还带着点儿根茎上的泥土…… , 而新版的序就是很简略了……不过两本书看了候 , 都有许多感触:感于余先生对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感于余先生对现代文化的责任感;更感于他的文章里所散发出的深情、大度的光彩 。(还有感于《山居笔记》到底有多少是正版的 , 应该说 , 余秋雨的书……)
一座繁华的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 这不仅会引起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浓厚兴趣 , 而且对普通老百姓也永远是一个巨大的悬念 。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庞贝古城突然湮没;更古老、更辉煌的都城&雅典消失的不明不白;柬蒲寨吴哥窟的殒落也是一个千年之谜……时间过滤了一切 , 我们无法再找回答案 。
黑龙江省宁安即清代著名的流放地宁古塔 , 一圈巨大的城墙墙根让人无法想象在遥远的古代在这里屹立过一座什么样的都城 。现在的它只剩下一道泥土砌成的的基座 , 但曾经的它可是渤海国百城之首 , 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 , 东北亚地区的重要贸易枢纽!如今的城里保存最完好的只是一口八宝琉璃井 , 它回忆着几千年来周围发生的.一切 , 波光一闪 , 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 。都城的西部和北部竟还密密地排列着五座跨江大桥桥墩的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