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笔记读后感如何写?( 三 )



山居笔记读后感如何写?


读完《山居笔记》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自己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文明、地域和风情知之甚少 , 平时的那一丁点了解微不足道 。读起来很害怕 , 越读越感到自己的无知 , 越读越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十足的文盲 , 会有那种感觉:灵魂是空白的 , 只有一副所谓的皮囊 。
这本书从古讲到今、从北聊到南、从西聊到东、从文人谈到小人 , 每一篇每一文都很有穿透力和感染力 , 这个力量好像可以脱离空间、跑赢时间和穿透历史 。
书中所讲的文化 , 文化比政治和军事力量更顽强 , 更有生命力 , 但在时间面前 , 在历史长河中也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 , 很容易就被时间击败 。后又谈到文明 , 文明相对于文化更脆弱 , 一个庞然的渤海国在一朝之间就消失了 , 如果没有看到《脆弱的都城》这篇文章 , 我想自己是不会想到一个城市消失的这么快 , 相对于山川湖泊 , 在历史长河中是这么的不起眼 , 甚至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人彻底的遗忘 。
文化不能持续 , 文明又很脆弱 , 那究竟什么是永恒呢?
历史的车轮永远不会倒退 , 时间永远推着它往前走 , 一种文化也好、文明也好 , 消失了 , 马上又有一种新的文化或文明起来了 , 犹如各朝各代的兴衰起落一样 。这样 , 我不由得想起一个词“进化”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消失了 , 不可避免的会孕育出一种新的文化、一种新的文明 , 如果这样 , 我们所有的文化和文明从未消失 , 因为它们已植入到了我们的基因里 , 且随时会有可能进化为一种更高级别的形态 。

山居笔记读后感如何写?


有幸读这么好的书 , 希望有幸结这位老师为朋友 , 深深吸引我的不是他的名气 , 而是他对遗失文学的爱 , 对中国人历史的责任感 , 《山居笔记》之读后感 。

这是本谈论政治功业、文化情结 , 文化灵魂、商业文明、稀有人格的好书 , 恰入其缝 , 无语伦比 , 算不上奇书 , 也算是实实在在的世态真事 , 读后感《《山居笔记》之读后感》 。每一字 , 每一词 , 每一句 , 每一章 , 时时不表现出被这个世界所遗漏的一些重大问题 , 高人是要有发觉问题的能力 , 不像有些作者只在乎收入 , 不在乎功德 , 他在乎功德 , 因而有功有德 , 我愿称他为高人一等 , 愿陪他一起酣睡寒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