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汽车上的笔记》读后感锦集(20)


这样的心态会越来越淡,而是你把你整体的诗歌写作当做一个建筑物也好,当做一个综合艺术品也好 。你是要不断地去增加东西,增加你诗歌写作的东西,扩大你的边界,增加你的内容量 。这个东西才是诗歌写作一个最重要的东西 。我觉得老孙的《洞背夜宴》是能看出这方面的非常高的一个期望值和非常灵敏的一种追求 。当然这样的一种,不断地把自己投入到新的语言的尝试,新的语言和世界的关系,语言和自己的关系的这么一种建立当中去 。必然要面对一些挫折,要面对一些,你写了一会觉得我怎么写出这样的东西了 。会有这样一些片段的,会有一些疑惑 。但是你这样疑惑,然后再写下一首,你这种写作的一种整体构成了一种建设 。慢慢你就会看到这种诗歌建设才是当代诗歌区别于现代诗歌,区别于以往诗歌的一种最了不起的一种品质 。就是你在不断的建设,你在不断扩大,诗歌写作这个东西,你在不断地扩大它,你在不断地建设它 。这是一种非常具备诗歌的当代价值的一种东西 。我就先说这么多 。
敬文东:有价值的话让他们说完了 。我说的话基本上是没太多价值的 。文波,我认识他大概是在1998年 。但是读他的诗比这个要早得多 。然后跟冷霜和清平他们比起来,可能他们对老师认识更熟悉一些 。但我觉得我好像也很熟悉 。只是可能(01:09:14)我一个很直觉的就是说对他这么几十年的诗作的一个观察,包括从他最早改革出版社那本诗集《地图上的旅行》到后来这几本 。包括中间的,我也写过有好几篇文章 。最近这几年很少写,我一直在阅读 。想找到一个契机 。因为我觉得写文学批评它不是谈某一个作家,谈某一个诗人 。而是要谈某一个问题 。我对他这几十年作品的观察,我们都很感慨的一个东西 。比如说奎因就是一个科学哲学家 。他认为一个学科的进步是要靠范式替代 。比如说《相对论》这种范式替代了牛顿力学,不是说牛顿力学本身不对,而说他已经通过这种范式替换之后就让科学真正的进步,不是(01:10:16)所说的这种试错 。我想我们一个人也一样,比如说我们写作者,像老孙是个诗人,他要想真正提升自己是必须在断裂之中,就是范式替换断裂之中,然后提升自己 。我觉得孙文波这么多年的变化就在于他有这个勇气,刚才很多朋友他们都在讲这个勇气改变自己的以前的就是范式方面的一个转换 。
我为什么说这个话?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困难,因为无数人意识到这一点,另外一个要做到这一点更加困难 。比如说前几年我写过两篇比较长的文章,解读过一两个很牛的诗人,他们都是很重要的诗人,这个没问题,但是我觉得这种他们的那种发展就是把早期的特点推到极致化,中间你看不出有任何这种范式方面这种断裂式的那种替换,所以这种改编只是表面上的改编,只是把这种东西推到一个极端,到后面越走越快 。这种从真正的进步的,真正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是不合格的 。我们中国有一句话叫脱胎换骨,其实这个话最容易最好翻译就是范式转换,脱胎换骨,全换了,这个时候你就是另外一个人 。所以我觉得我说文波他们在他这一代人里面做的就非常的漂亮 。刚才清平就是说很多人感觉到(01:11:49)我倒不是说清澈澄澈这个不好,而是说我们对这种对诗的要求,和与,人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东西,我觉得这个可能脱胎换骨是最重要的 。我一直有一个很强烈的意识,这么些年来,叫汉语,说汉语,我们用汉语思考也好,用汉语做事情也好,我觉得汉语本身里边包含着一个修行的东西在里边,让我们境界不断提升,这样境界不断提升之后,我们把很多以前觉得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鸡毛蒜皮的东西 。所以早年文波的诗很紧张,你看《地图上的旅行》,他早年也是一个很紧张的很好的抒情诗人,后来有很多变化,比如加入叙事中心是他们的一批人,少数几个人最早在提起来的,现在写的很轻松,我倒不说他是乱写,反正这种心态的轻松,就跟我觉得那种跟汉语对他的教导,然后他境界高起来之后,以前就看起来很紧张的东西,不是一回事儿,这个东西特别重要,就说他是还在一个不断进步的诗人,这个特别棒,这种感觉是特别好的 。我到今天为止,我也感觉我是个学徒,一直是个学徒,每天如果还体会到一点进步的话,我觉得这种快乐的感觉不是其他东西可以替代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说一个共勉的话,余生还长,让余生还什么?我忘了,不比慌张,对不对?还是写出很多了不起的作品伟大作品 。我说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