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经典读后感有感( 四 )


在众多篇章中,我对第一章“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基本关系”咀嚼良久,感触颇深 。不是因为它深奥难懂,恰恰相反,雅斯贝尔斯通过各种相似性语词的比较,直观地呈现了教育的本质 。尤其是这一章的第二部分“教育与制造、塑造、照料和控制的区别”,明确了“制造”是为了实用,“塑造”是赋予事物以可理解的形式,“照料”虽面向生命,但在现代世界里逐渐沦为“制造”,“控制”则是将自我意志强加于他人,既非“创造”,也非“爱” 。而只有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不是走向实用主义,也并不只停留在知识与言行规范的传授之上,不是规模化地制造符合某种标准的人群,更不是牢牢地控制住受教者的精神情感,使之屈从——它是以个体认知生命内涵,舒展自由天性为最终目的的培养 。犹记得高尔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文学即人学”的观点,其实教育也是同一个道理,是“育人”而非旨在开发各种教育模式,呈现教育自身的先进性——这些作为过程性的手段,终究还是要服务于人的 。而作为鲜活个体的受教者,理应通过接受教育而使自己在人格素养、智识眼界、人文关怀、探究意识等诸多方面积淀、完善与优化 。虽然当代教育的大趋势即是不断在往此方向努力探索,积极突破,素质教育大纛的指引也逐渐取代过去以“应试”为中心的理念——这些都值得我们肯定——然而,在此推进过程中,如何让作为受教者的学生更清晰地意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自我发展的迫切,意识到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止于以应试成功换得未来优裕的物质生活,而是更渴望去探寻人生的价值意义;又如何让一线教师平衡好应试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如何尽己所能地引导学生发掘潜能,“使内在性灵与可能性充分生成”……关于这些,我们暂时还未得到确切的回答,毕竟教育之路漫长修远,困惑难免,但只要牢记教育的本质,无论前路如何坎坷变幻,我们都有信心上下求索,勇往直前,带着爱,带着热忱与宽容,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
那么,“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唤醒无数种美丽人生,必然会偿愿,会快乐 。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四):【转】童可依:雅斯贝尔斯论什么是教育
卡尔?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生活在一个见证了深远政治变革的时代,终其一生伴随纳粹政治与欧洲文明战后重建的历史进程 。1937年,他被迫退休 。1938年,他的作品被禁止出版 。1945 年 4 月 1 日,美军入驻海德堡,使他与他的犹太妻子免于被驱逐至集中营的命运 。《什么是教育》一书是德国教育家赫尔曼?洪恩,将散见于雅斯贝尔斯诸多著作中的教育思想精心编排、集结在一起出版的作品 。“三联精选”版《什么是教育》依据德国Piper出版社的底本,选取《对教育的反思》《对陶冶的沉思》《教育与大学》以及《教育与传统》几部分译出 。本书的不少片段写作于德国经历内外深重灾难洗礼、学生和学者共同体面临严峻挑战之际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改善人类生存境况的条件并非政治行为,而根本在于教育 。因此,他以哲学家的身份对教育的内核做了一番深入考察,而他的观察背后包含着对更大的社会、历史和文明的深刻理解 。《什么是教育》一书共分为十九章,每章篇幅不大,但论述的内容如黄钟大吕 。如果用心聆听,这些金石之言同样可以作为反观我们当下境况的镜鉴 。在第一章,作者就开宗明义:教育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通过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分享以及行为举止的规范,将传统交给年轻人,使他们在其中成长,舒展自由的天性 。因此,本真的教育是一种灵魂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一个人若只是将自己局限于纯粹的知识,即使他学识出众,他的灵魂也是不健全的 。对精神内涵怀有热切渴望的人也会学习、求知,但学习和知识对他来说只是第二位的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真正的教育关注的是如何调动并实现人的潜能,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操练、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 。而这些,是在游戏和探索中完成的 。接着,雅斯贝尔斯细数了历史上存在过的三种教育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 。经院式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递”系统化的知识 。特定的作家和书籍被奉为权威,教师的职责只是照本宣科,而学生去学校只是学习固定的知识,掌握现成的结论,“将白纸黑字带回家” 。师徒式教育则强调教师的个性力量与人格权威 。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带有服从的色彩,在这种服从中,学生放弃了自身的责任,获得了一种依附他人的轻松感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只有第三种,苏格拉底式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苏格拉底相信每个人都有神圣的潜能,因此,他总是把他人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 。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平等地追求自由的思考,学生对教师没有屈从和依赖,彼此之间是充满善意的切磋琢磨 。苏格拉底式教育的核心是对话 。师生向彼此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彻底敞开胸怀 。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变得富有理解力,懂得如何聆听他人的辩论,如何兼顾他人的观点来考虑问题 。同时,他的个人责任和内在潜力也会被最大程度地唤醒,使他在无止境的探索中实现自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探索道德,最终成为一名正直的公民 。由此也可以看出,对教育的思考必然延伸至对社会政治的关切 。正如柏拉图“理想国”的构想将政治和教育视为一体双生的,雅斯贝尔斯也认为,培养个人清晰、开放、公正的意识,是政治可能性的基础 。教育是将个体与更广大的人类联系在一起过程 。个人通过教育而进入了一个更敞亮、更丰富的世界,他原本狭隘的生存开始与所有人的生活发生联系,从而变得富有活力 。儿童通过社团交往、语言交流以及教师传授给他的人类现实状况来获得历史性精神与生命意识 。青年人则可以通过阅读往昔伟大作家的作品,进入一个生生不息的、更广阔的世界 。透过古代世界纯朴而深邃的伟大,青年人将进入一种全新的生命维度,从中感受到人性的高贵,并获得种种生活的准则 。雅斯贝尔斯写道,在往昔的声音面前,“日常生活不再黯淡无光,即使是最微小的行动也获得了意义,读、写、算不再只是技能的掌握,它们本身也是对精神生活的参与” 。不过,回望人类历史上曾经达到的高度,并不是要把过去视为黄金时代,而是为了将其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从而找到我们自己的道路 。在这个意义上,过去越清晰,未来的可能性就越多 。唯有当一个人真正感受到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延续性,他才能承担起当下的责任,在自己的时代里参与人类的历史创造 。那么,上述本真的教育如何实现呢?雅斯贝尔斯认为,爱是教育的根本力量 。爱使人盲目吗?爱会使人忽略了对方的缺点?雅斯贝尔斯认为恰恰相反,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眼中才会显现出来;因为真正的爱并非盲目的,它恰恰使人的眼睛明亮 。柏拉图眼中的苏格拉底,是真正的苏格拉底 。爱与爱会在相同的水准上相遇,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潜能 。一个真实的自我与另一个真实的自我在彼此互爱中联系起来,这样,一切事物才能在存在的光辉中敞亮 。